第B16版:智库 趋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11月0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媒体+智库”,从这里开始

国际著名智库专家、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右)和本报记者、智库研究员陈旭钦合影。

    本报智库研究员 陈旭钦

    2018年,东南商报将探索“媒体+智库”的融合发展模式,将高点站位、着眼地方、服务全局;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旗下的国研经济研究院合作,利用国家高端智库为宁波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供智力服务。

    最近几年,令我深受打击的是来自朋友圈问候:“报纸都没人看啦,你怎么还在埋头写稿?”确实,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VR、可穿戴设备等传播技术,似乎把我辈记者甩出几条大街,形势逼得我们去跨界、转型。 

    展望明天,规划未来,需要更多的知识,更清醒的头脑,更富有智慧的构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从纸开始、向云出发。我们探索“媒体+智库”产业模式,或许是媒体转型的路径选择之一。

    几次访谈,郑永年让我洞见智库的魅力

    最近,《塑造中国崛起的新国际战略》《十九大与中国未来30年》《粤港澳大湾区与制度创新》……这些时评和专著的作者,就是从余姚四明山山村走出的中国问题专家、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多年来,郑永年教授独立而深入的中国研究以及视角独到的专栏文章,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广泛的影响,连中南海决策高层也经常把他的文章作为参考资料,多次邀请与他探讨。

    郑永年面容清俊、言谈温和,多次接受过我的专访。他出生在余姚鹿亭乡郑洋村,长年身处新加坡这个中西方文化的中间交汇点,但与我交流,略微还带一点家乡的“余姚腔”。

    1981年,郑永年从余姚中学考上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先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政治系攻读博士学位,哈佛大学做博士后研究。1996年底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工作,先后任该所研究员、资深研究员、所长。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是一家国际著名的智库,定期向新加坡政府提供分析研究报告。

    “这些年,经常有人问我是如何从浙东一个小山村走出来,成为一个周游世界的学者。我想,无非就是个人的学习动机、社会压力和良好的文化氛围,这三者的有机结合罢了。”他说。

    郑永年的名字被中国读者所熟悉,主要是因为他经常在新加坡《联合早报》撰写专栏文章,让人洞见智库的世界与魅力。他笔触广涉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外交问题等,凭借其深厚的学术功底、深入透彻、独到的分析眼光和独立的批判精神,清醒又理性的文字受到读者的追捧。

    比如,对于今后宁波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他认为目前“宁波模式”过于低调,“思想落后于实践”。他说:“宁波与新加坡地理区位优势比较相似,港口、石化、旅游等产业结构也相似,而且新加坡没宁波腹地大,也没有农业产业优势。但宁波可以学习新加坡精神,借鉴新加坡先进的城市管理、城市规划、社会保障等经验,大力引进与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相吻合的国际化高端人才,提前规划,超前思维,发展宁波。”

    一份文案,担当申报“东亚文化之都”的智库使命

    这是一个全民营销的时代。一则优秀的营销事件,可以博人眼球,推广一座城市形象,甚至推动城市的发展。媒体发挥主流渠道的作用,可做政府部门的智囊团队,及时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承担起营销城市的新使命和担当。作为一家媒体,一名媒体从业人员,为所在的城市做点整合营销传播的智库方案,很有意义。

    记得2015年7月,我接到策划申报“东亚文化之都”文案的任务。当时,全国有10多个城市在申报“东亚文化之都”,竞争很激烈。如何策划?我把宁波定位瞄准在这个主题——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担当“海丝之路”的使者。围绕东亚文化圈渊源共生的基本要素,依托和融合宁波地域文化特色,组织开展海丝之路、佛教交流、浙东学术、旅游美食、会展赛事等十大板块100余场文化交流活动。2015年11月1日,中国宁波、日本奈良,韩国济州当选为2016年“东亚文化之都”。

    城市要塑形铸魂,从里到外要体现文化营销。

    记得2010年,国家旅游局向社会公开征集“中国旅游日”具体日期的方案。其实,早在2000年前后,我已经在策划倡议宣传《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日——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徐霞客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旅行探险家、地质地理学家和文学家,被誉为“中华游圣”。从2000年至2010年,我先后写过5篇内参和30多篇公开报道,借采访过的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等权威专家之口,一直倡议《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日为“中国旅游日”,并以内参形式向市政府和国家旅游局建议。十年磨一剑,“中国旅游日”最终花落“5·19”。

    最近,我出版的《解读宁波:基于服务国家战略前沿的思考》一书,以新闻视角全景式解读宁波经济、社会、文化现象。从历史和比较的视野中,探讨宁波城市嬗变轨迹和发展模式,系统分析宁波在服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等国家战略中的区位机遇、现实考量、理想图景以及具体举措、风险挑战与应对策略。中宣部原常务副部长龚心瀚为本书作的序言中指出:“解开‘宁波现象’之迷,提炼宁波发展中带有普遍意义的做法和经验,对中国特别是同类城市具有一定的启发借鉴作用……”

    一只新饭碗,“媒体+智库”学无止境再出发

    媒体智库,就是把传统新闻的生产方式,转变成以深度研究为核心抓手的资源平台,其重心在于转变产品理念,即如何围绕资源聚合设计信息产品。如今,新华社的瞭望智库、世界问题研究中心、中国经济时报的国研经济研究院、21世纪经济研究院等等已经办得风生水起。

    可以说,“媒体+智库”产业模式,已成为当今一些财经类媒体寻求转型的新尝试。IP是英文 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可翻译为知识产权或知识财产,它包含人的心智创造的成果权。今后,无论传播技术手段如何变化发展,但报纸的灵魂还是内容本身,即IP。

    东南商报探索“媒体+智库”的融合发展模式,将高点站位、着眼地方、服务全局。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旗下的国研经济研究院合作,利用国家高端智库为宁波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供智力服务。

    今后,该智库将就中国(宁波)“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湾区经济、港口经济、智能经济、“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2049宁波城市发展战略”、文化特色与城市品质等进行课题研究,出版《内参》和年度报告,成为传播企业发展、创业创新的思想孵化器、决策参谋者、经验发掘机。

    当然,我们探索转型智库型财经媒体,刚处于尝试阶段,未来仍面临未知的巨大挑战,但只要坚定信心、不忘初心,重构商业模式,强化城市文化认同,重塑新闻产品形态和服务,将智库成果IP传播变现,我想一定能迈向新时代的“云端”。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