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0版:观察家 投资者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11月0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25年从股市赚走5000万元

    记者 张寅

    采访对象 邹甬 年龄:62岁 股龄:25年

    1992年,当大家月工资才三四百元时,37岁的邹甬花3.8万元买了“老八股”之一的真空电子,用5个交易日赚了6000多元,几乎是普通人一年多的工资。然而,随后买入的上海华联却遭遇3个“黑色”交易日,让他亏了1.8万元。

    在经历了1993年宁波“金桥老板”、1995年“327国债”事件后,邹甬不再追涨杀跌,靠着在熊市捡漏,安安稳稳做起了“姜太公”。

    如今,62岁的老邹每天开盘前半小时准时来到世纪大道附近一家证券营业部的大户室,打理着逾5000万元的股票账户。

    3个交易日亏了普通工人3年工资

    老邹是1992年加入股市大军的,那时,他亲眼见证了宁波股民炒股的那份热情,不管是七月闷热的高温天,还是冬季寒冷的下雪天,股民们都不顾酷暑严寒来到证券公司,营业部总是人头攒动。

    “那个时候,大家挤在营业部委托柜台前,手写委托单买卖股票,哪有现在电脑下单这么便捷。营业部报单员通过专线电话将股民委托单按时间顺序依次报给派驻上交所的红马甲。市场交投活跃时,常会发生报单拥堵。隔天开盘前,券商营业部会公布成交信息,股民才能知道自己买卖的股票有没有成交。”回忆起25年前这段炒股经历,老邹觉得这个时代变化真的好快。

    老邹买的第一个股票是国内最早上市的“老八股”之一真空电子(目前改名为云赛智联),这家公司1990年12月19日上市,上市后不久股价不断拉升。老邹也就是在这只股票上首次尝到了甜头。

    “我进入股市比较早,那时候,我也有点小钱,股票账户里一共打进了25万元,买了3.8万元真空电子,一个星期时间,赚了6000多元,我就把股票抛了。”老邹说,那时候,一般上班族的工资还不到400元,6000多元已经是不少人一年的工资。

    或许是炒股来钱太快太容易,很快,老邹又瞄上了第二只股票上海华联(现已退市)。“上海华联上市后股价不断上涨,最高涨到80多元,而同是百货上市公司的东北华联(现已退市)当时股价才18元左右,于是,我挑了便宜的东北华联,一共投入了约16万元买了9000股。出人意料的是,受疯涨的上海华联股价掉头下跌影响,没怎么涨的东北华联也跟着跌了,短短3个交易日就亏了1.8万元,这可是当时不少人3年的工资呀!”

    这一次投资失败后,老邹意识到股票市场存在巨大风险,他果断离开了。

    “我还算好的,一共也就亏了1万多元,而一起炒股的一位公司操盘手可是亏了400多万元啊。1993年,按照宁波当时的房价,这些钱差不多能买下七八十套房子。”老邹说,他当时所在的海通证券中山东路营业部有个操盘手,一家公司将400多万元现金委托他炒股,全仓追涨浦东金桥,营业部的股民都称他为“金桥”老板。谁知,在“金桥”老板买进后,浦东金桥股价高位下跌,为了弥补亏损,“金桥”老板向券商融资,最后爆仓出局。事发后,“金桥”老板被抓,这事情在当时宁波资本圈可是一个大新闻。

    90年代初炒股票认购证赚了200万

    老邹在炒股上栽了跟头后,没有继续加大资金去翻本,而是果断离开了。“宁波华联对外发行股票认购证时,很多人不敢买,我借了一堆身份证,申购了6万元,后来股票上市了,赚了5万元。”老邹说,那一次打新成功,让他意识到购买股票认购证有着巨大商机,开始辗转全国各地收购股票认购证。

    “当时知道股票认购证的人并不多,而知道的人中真正会去买的也不多”老邹说,凭股票认购证有机会买到原始股。90年代初,炒股的人并不多,更别说股票认购证了。每张股票认购证都是要花钱买的,如果不中签,钱是不退的。这种“摸奖式”购买新股的方式吓退了不少人,或许因为愿意花真金白银赌一把的人不多,拉高了认购证中签率。

    “现在回想起来,还挺有意思的。那时候,购买股票认购证要到当地现金交易,为了安全起见,很多人都把钱装在麻袋里,当行李背着走。”老邹说,他去南京买过南京新百,去杭州买过万向钱潮、杭州解百,去厦门买过厦门汽车(现更名为金龙汽车)、厦门厦工、豪盛股份(现*ST匹凸),去辽宁葫芦岛买过锌业股份。

    那时候交通没有现在这么方便,有些地方火车到不了,只能乘长途汽车。老邹背着一麻袋现金,提心吊胆地辗转全国各地。在不到2年的时间,他通过购买全国各地发行的股票认购证赚了200万元,算是人生发家致富的第一桶金。

    真正的价值投资是不会出错的

    1995年,他遭遇了中国证券史上著名的“327国债事件”,亏了10多万元。或许因为经历过惨痛失败,才更领悟炒股之难。因此,从1995年到1998年,他在股市里投入的钱并不多,一共也就投了50万元。

    1998年后,他炒股不再盲目追涨杀跌,开始尝试价值投资。到2000年,他股票账户资金增长至500万元。而2006年至2007年,A股迎来牛市,他赚了5倍多,股票资产攀升至2700多万元。之后,虽然在2008年熊市期间亏了700万元 ,但把握住了2015年这一轮难得的牛市机会,赚了3000多万元。

    2015年A股“股灾”让股民刻骨铭心,绝大多数散户巨亏,而老邹却在“股灾”爆发前全身而退。

    “这些年,大部分的钱都是从牛市中赚来的。2007年,靠有色股、券商股赚了5倍;2015年靠券商股、中字头股赚了1倍多。最近两年,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尽管没有赚到大钱,但账户资产还是增加的。”老邹表示,即使遇上“牛市”,也不是随便买什么股都能赚钱,而自己能够在“牛市”中能赚几倍,是因为在“熊市”中买了那些“物超所值”的股票。2014年3月,在“牛市”来临前,就买入了中国交建、华泰证券。

    在他看来,真正的价值投资是不会出错的。投资最令人向往的境界,便是能在一片迷雾中发掘真正的成长股。事实上,他热衷于做逆向投资,钟情于低估值黑马股。一旦看中一只股票,就会“不离不弃”,静静等候其绽放,有时可能只需几个月,有时却要等上一年甚至好几年。

    他说,在炒股这条道路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方法论,但只要一直坚持价值投资的理念,都有可能成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