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经济·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11月10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凹凸重工:育才有道锻造港城工匠

凹凸重工制造车间

    走进位于海曙区古林镇机场路上的宁波凹凸重工有限公司,厂区大院中高高耸立的大型门式起重机让人眼前一亮,三十余年屹立不倒的它仿佛记录着凹凸重工的过去,也承载着凹凸重工的未来。

    作为浙江起重机龙头企业,如今的凹凸重工专业从事绿色环保、欧式起重机、船舶制造等众多领域的技术研发,成为宁波市同行业中唯一一家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颁发的特种设备A级制造、安装许可的企业。

    一家只有百余名员工的中小型企业,如何实现逆势强增长?“企业发展,关键靠人才,而人才,关键靠培育。”凹凸重工副总经理冯雅飞如是说。

    A “跟踪式”职业规划助力人才成长

    在创业初期,因招聘时注重人才的实用性,对学历的要求并不高,导致在当时的凹凸重工里,拥有工程师职称的员工十分有限。面对匮乏的人才资源,优化员工的学历结构成了凹凸重工实行育才计划的第一步。

    朱良军,现任凹凸重工部长助理,负责起重机制作所必需的焊接设备以及与之配套的焊接装置等设施管理,累计申请专利16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而在30年前,朱良军只是一个连高中都没毕业的毛头小伙,是怀着对机械制造技术的一腔热爱,才走进了凹凸重工。

    也正是凭借着这股工作热情,朱良军让公司看到了他身上的无限可能。根据朱良军的技术特长,公司为他完善了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并给予他深造的机会。当时已经45岁的朱良军,报名参与了华东理工大学机电一体化专科进修,他也由此成了凹凸重工开展“跟踪式”职业规划的首位受益人。

    跨过了学历的硬门槛,接踵而来的焊接技术专业培训、浙江省“金蓝领”高技能人才培训、国际焊接技师(IWS)培训,又使朱良军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4年前,朱良军被破格评定为机械工程师,并于2016年荣获宁波市港城工匠称号。

    “员工个人的职业规划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一个企业的发展。”据冯雅飞透露,近年来,通过“跟踪式”职业规划,凹凸重工新增高级工程师2名、高级经济师3名、工程师近10名,专业互补、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正在发挥效用。

    B “多平台”培育实现人才技能全提升

    2008年,凹凸重工通过认定成为首批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又通过了省级工程中心创建,这标志着凹凸重工在企业创新发展路上开始了又一个新征程。随之而来的是年年开发新产品、研究新的应用性课题。“没有懂技术、会工艺的人才,很多试制项目难以成功。”冯雅飞坦言。

    为了加快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员工培育通道,搭建更多实在有效接地气的活动载体,成了凹凸重工在育才之路上采取的新举措。2015年,朱良军技能大师工作室应运而生,一年后,该工作室晋升为宁波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朱师傅是公司里的强人,在他的教导下,我的焊工技术提高得很快。”说这话的是汪海裕,他是朱良军的得意门生,也是工作室首批培育的“结晶”之一。起初,汪海裕只是一位技术水平尚可的一线操作工,经过“师带徒”方式的悉心培育和工作室循序渐进的技能培训,如今的汪海裕不仅获得了技师技能等级,而且已经从一线技能员工成长为班长。

    除了技能大师工作室这个一对一教学载体,凹凸重工还为不同层次的技术人才开发了多个培育平台:组建企业科研协会,聚集企业高技术水平人才,以工作中遇到的疑难杂症为研究课题,集众智解瓶颈;定期分批遣派技术人才赴欧洲起重机著名品牌驻京研发基地进行最新技术学习,与全球行业巨头保持技术同步。可以说,一张提高人才技能水平的大网正在凹凸重工铺展开来。

    截至目前,凹凸重工拥有各类技能的高级工40名,占一线操作工的60%以上。

    C “无限期”激励机制提高人才创造力

    云起重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大吨位门式起重机、新型桥式起重机轻量化设计节能技术……近年来,凹凸重工先后推出多款涉及智能技术、数字技术、绿色环保领域的新产品,受到用户的好评和市场的热捧。创新变革正成为凹凸重工智能工控技术逐步完善、推动智能起重装备技术升级、走向工业4.0时代的重要手段。

    企业的创新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创新。为了更好激发人才创造活力、提升人才研发水平,凹凸重工对知识更新速度快、技能提升幅度大、创新水平高的人才实行了“无限期”式的奖励机制——按月计发学历、技能等级、职称的“无限期”补贴工资制度。

    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下,已经掌握一定技能水平的王海裕也在公司的帮助下开始了学历深造。当他拿到大专毕业证书之时,公司立刻于当月下发了相对应的学历补贴工资。“这么实实在在的激励机制在很大程度上鼓舞着我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前进。”汪海裕说。

    至2017年,凹凸重工自主研发的产品曾先后多次荣获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重点项目、宁波科技进步奖、浙江省制造精品等荣誉;参与制订国家标准5项、行业标准4项。

    “育才之首便是精,之后要做专,有了精良又专业的人才队伍,企业的发展就会向着强、大的方向跑去。”凹凸重工潜心培育着一代代凹凸人才,而这些人才也终将成为凹凸重工搏击商海的重要利器。

    记 者 王 婧 

    通讯员 唐慧晔 张冠贤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