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专题/福彩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11月10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生命关怀成为一种文化事业

第四批宁波市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出炉 同泰嘉陵成首个入选陵园企业

同泰嘉陵举办纪念活动(资料照片)

    昨天下午,宁波市企业文化节开幕式暨宁波市企业文化高峰论坛在宁波远洲大酒店举行,活动以扬“工匠精神”、促“中国制造”为主题。会上,浙江围海建设、浙江雅迪机车、宁波同泰嘉陵三家企业被评为第四批“宁波市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基地”。

    自该系列奖项设立以来,同泰嘉陵是首个入选的陵园类企业。作为一家有着10年历史的老牌陵园企业,同泰嘉陵已经连续四年入选宁波品牌百强企业,拥有全国首批殡葬改革示范单位、宁波市殡葬改革示范单位等荣誉头衔。

    同泰嘉陵董事长沙力在论坛上与在场嘉宾分享了同泰嘉陵的文化建设心得:“10年来,同泰嘉陵将生命当作一项文化事业来从事,不仅是纪念个人的生命历史,也在不断挖掘和传承城市的文化脉络,以帮助宁波人建立文化自信。安放挚爱、礼赞生命,这就是同泰人的文化信念。”

    暖心:生命的温度在此延续

    现年76岁的黎隆盛老人是同泰嘉陵的常客,自3年前老伴病逝“入住”同泰嘉陵之后,每周黎老都会去看她,数百封寄往天堂的家书,见证了这位七旬老人的思念;年过九旬的翁绍初老人信守着与逝去老伴的诺言,年复一年地往返在家与同泰嘉陵的路途上,只为片刻的重逢;年轻的同学们来到这里,只为给亲爱的同学送上一束鲜花、一句生日祝福,用最后的舞姿告别……

    在同泰嘉陵,有太多这样的生命故事。人们在这里送别、缅怀、散步、诵诗、运动,平淡或震撼的故事共同上演,生与死不再界限分明。爱与希望,这就是同泰嘉陵生命教育的终极内核。

    潜心:百年后的人文天一阁

    走进同泰嘉陵,就像走进了一座名人“大观园”,这里安眠着“宁波帮”代表赵安中及其夫人与长子,浙东书风传人沈元魁,油画大师沙耆……“宁波荣誉市民纪念园”“甬籍音乐名家纪念园”等名人纪念项目也在推进之中。

    为挖掘宁波名人文化,同泰嘉陵在逸仙楼成立了甬上名人文化研究院和甬上名人文化陈列馆,相继举办孙中山特展、甬籍近现代音乐名家成就展、国防教育主题展,并因此获得“宁波市文化创新团队”的殊荣。

    收集城市人文典故、典藏城市生命历史,成为“百年后的人文天一阁”,这就是“同泰梦想”的终极表达。

    丹心:浙东首个抗战老兵纪念园

    老兵不死,忠魂不灭,民族的历史需要传承。2015年,同泰嘉陵历时两年、耗资千万元筹备的浙东抗战老兵纪念园和抗战纪念馆正式开放,并向抗战老兵免费开放,吸引着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吊唁、纪念。

    截至目前,老兵园共接待参观团队230组、约5000人次,共有32位抗战老兵入葬,包括飞虎队英雄周训典、百岁传奇老兵蒋思豫、太行山女烈士应唯鲁、抗战英烈吴继光等。如今的浙东抗战老兵纪念园已成为各机构、团体、学校、组织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感怀民族英雄精神的精神高地。

    匠心:互联网+殡葬新模式

    一个现代化的陵园,不再仅仅是特定传统节日中的祭扫场所,而是一个常态化的纪念平台、教育平台与文化平台。借助互联网+殡葬的跨界融合,这场殡葬领域的“供给侧改革”也赋予了同泰嘉陵全新的面貌:

    通过企业公众号,可以即时了解近期活动动态、品读人文故事,在线上接受生命教育;点开网上纪念馆,为逝者送上一束鲜花,绿色环保又新潮;来到中国宁波网的“甬生”人文纪念频道,阅尽宁波人的故事;收听同泰的喜马拉雅专区,各种有声故事一一为你道来;扫描二维码,整个园区尽在语音讲解中……

    当科技也成为守护生命的一种手段,今天的殡葬人正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步伐向着生命的终极关怀不断前行。

    通讯员 朱韩燕 记者 卢科霞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