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经济·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11月17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尼克家用品:全方位出击寻才用才

    尼可家用品有限公司是一家普通的家用品有限公司,从事清洁用品和家居日用品外贸出口十余载。清洁用品市场准入门槛低,新产品容易被仿造……一系列问题随着企业的发展慢慢暴露出来,公司总经理董成勇坐不住了——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出击,唯有“腾笼换鸟”,方可“凤凰涅槃”。

    近年来,尼可公司吸引了拥有海绵和清洁用品方面12项专利的专家、法国Spontex公司技术骨干、美国3M研究院副院长等各路人才加入,成功组建了一支国际化研发销售团队。

    众里寻才千百度 招贤纳士不停步

    2014年,尼可公司研发中心主任泰尔获得宁波“茶花奖”,2015年荣获“甬城英才”奖、浙江省“西湖友谊奖”,由泰尔领衔的研发团队入选宁波市企业技术创新团队。

    把时间拨回2010年,那时的尼可公司总经理董成勇正忙着在各个国家苦寻海外技术人才。一次偶然的机会,董成勇结识了泰尔。这位芝加哥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曾在多家海绵类公司担任新产品开发总监、总裁等职务,在美国申报海绵和清洁用品方面的专利多达12项,并熟悉木浆海绵生产、销售全过程,在美国乃至世界各地有着广泛的销售网络。

    “这正是我想要找的人才!”董成勇为了与泰尔多接触,在美国待了大半个月。最终,泰尔与尼可公司签下了5年合约,担任公司研发中心主任,主要负责木浆海绵以及新产品的研发。

    在泰尔的引荐下,董成勇又认识了罗伯特,这是一位长期任职于法国Spontex公司的技术骨干,尼可聘请他为研发工程师,负责木浆海绵整套工艺流程和设备管理。之后,尼可还聘请了美国3M研究院副院长吉尔为研发工艺工程师,负责研究木浆海绵的配方以及其他化学新品。至此,一个以泰尔为核心的国际化研发销售团队终于组建起来,分公司——宁波尼可海绵科技有限公司也相应成立。这个专攻海绵领域的团队,将主导尼可未来发展的方向。

    “领头雁带好队,还需国内优秀的中坚技术力量来支撑。”为了完善人才体系,董成勇又在全国范围内招兵买马,陆续签下60多位技术人才。

    千金散尽留人才 自有千金还复来

    尼可引才力度之大、条件之优渥,在同类企业中位于前列。但对尼可来说,引入人才不是工作的结束,而是开始。如何留才、用才,考验着企业的智慧。

    从2010年引才成立分公司,到2015年厂房通过审批开始筹建,这5年是尼可和研发团队最艰难的5年。产品不能投产和每年高昂的人才年薪,压得董成勇喘不过气来。“不能让千辛万苦寻来的人才流走,再难也要坚持。”董成勇说。而泰尔团队也选择了坚守:“这里可以提供新技术研发的平台,这里的服务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

    生活上,尼可将“保姆式”服务理念贯彻到位。为外籍专家配备专业翻译,全程陪同,工作之余,还带他们去逛街、喝咖啡、搞活动,让他们在异国他乡也有了难得的归属感。公司还为引进人才配备专门的人才公寓,提供全程卫生清洁服务,并负责上下班专车接送。

    现在,新产品投产在即,董成勇心中的一块大石总算落地:“最难的日子熬过去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也算建立了,接下来就是我们团队大展拳脚的时刻。”

    人才以用知能否 人尽其才百事兴

    转型之路必须倍道兼程,找准定位后,尼可公司马不停蹄地建立平台。“考虑到木浆海绵的广阔前景,我们专门打造了一个占地80亩的新产品基地。”尼可公司办公室主任陆小军介绍道。

    长期以来,木浆海绵技术被欧美发达国家垄断。而尼可新成立的海绵科技有限公司,在泰尔团队的带领下,根据实际情况创新改进研发和生产设备,近期就可投入生产。届时,尼可公司将成为全球第三家拥有独立海绵技术的公司,每年可生产降解环保海绵18万立方米。

    然而,木浆海绵的量产并不是泰尔团队的最终目标。早在与尼可公司合作之前,泰尔就发现中国盛产毛竹,他大胆提出“以竹代木”的设想,如此一来,按照年产18万立方米竹浆海绵计算,每年可节约原料成本7600万元,能帮助企业降低70%的生产成本。而且竹子生长周期短,取材便捷,能最大限度保护资源。这一设想与董成勇不谋而合,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泰尔团队经过2年多的技术攻关,在2012年底,“竹浆海绵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成功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在泰尔团队的努力下,尼可公司累计获得竹浆海绵、清洁用品等授权专利185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公司利用竹浆海绵技术开发新产品,不断扩大销售范围及区域,逐步形成了“市场反馈—技术研发—产品销售”良性循坏,目前已与多家海外企业签订销售意向书。

    记者 劳育聪 

    通讯员 周俊斌 乔丹丹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