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封面故事 新征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11月2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匠心铸魂,甬无止境

舜宇智能工厂中,一台为生产双摄模组而专门打造的无人化设备正在调式。
通讯员 郑振国 供图

    记者 乐骁立

    “敏锐捕捉市场机遇,不断开拓进取、拼搏奋进;把产品和服务做精做细,以工匠精神保证质量、效用和信誉;提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新的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

    ——《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

    关注甬商发展的人们一直在试着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为什么甬商能够传承百年,直到今天依然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勇立潮头、脱颖而出?为什么甬商总是能创造中国经济与产业史上的各种第一?

    现在看来,或许今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下简称《意见》)中的这些描述,道出了其中的缘由。

    与生俱来的突破者

    北仑商人胡西园来上海创业的第二年(1921年),24岁的他已在黄浦江畔从事了很多行业——先在上海创办了五金号,经销多种五金材料;继而筹建了恒昌造船厂,制造轮船。不久,他听说棉纱获利丰厚,又改营棉纱。

    尽管经营颇为顺利,财富快速增长,但望着满目疮痍的国家,他试图用自己所学所长去突破,去改变。很快,他有了一个目标:“让中国人用上国产电灯泡。”

    失败、总结,再失败、再总结……在1921年4月4日,他们终于成功地制造出了第一只国产电灯泡(长丝白炽灯泡)。

    胡西园在1969年的回忆录中写道:“在人类登上月球的今天,一只电灯泡已经不足为奇了。但是在四十多年前的旧中国,连一根钉子也要向外国人买的时代,中国人要自己制造出一只电灯泡,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就是中国电灯之父胡西园最初的故事,这段尘封近百年的往事或许在当代甬商中没有几个人能完整知晓,但这种敢为天下先、拼搏奋进书写中国产业史的精神却如同DNA一样根植于甬商身上。

    时至今日,甬商依然是中国企业家中最善于突破、最敢于实践、最愿意为中国产业打破国际垄断而努力的一群人。

    1996年,宁波路宝科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开始立项研发新一代桥梁伸缩缝装置(一种特大抗挠变梳形桥梁伸缩装置),董事长徐斌担任项目领头人。与当年的胡西园一样,他喊出“在我们中国自己的江河湖海上,决不能再让外国人欺负”的豪言。

    5年间,他带领一群年轻技术骨干,钻了100余座大桥、几千个桥洞,查看桥梁的伸缩缝装置、感受桥梁晃动的幅度。在祖国的大江大河上与国外产品同台竞技,击败了包括现代桥梁伸缩缝的发明者德国毛勒公司,奠定了国产桥梁伸缩缝的国际领先地位,在2007年斩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从曾经的世界第一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到中国第一座大型悬索桥虎门大桥,从横跨长江的南京长江二桥、九江长江大桥、四川南溪长江大桥等特大桥项目,到嘉绍跨海大桥、象山港跨海大桥,再到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迄今为止,路宝已生产各类伸缩装置70多万立方米,总产值超过50亿元,在国内30多座特大型桥梁中安装使用,在新世纪中国桥梁史上一次次留下了自己创新的印记。

    2005年夏天,身怀哈工大与日本广岛大学双工学博士学位的姚力军毅然辞去了霍尼韦尔公司电子材料事业部大中华区总裁的职务,带着20个集装箱和1个散货船的设备回到中国,与2名海归博士和6名日籍员工一同在余姚市创立了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在姚江畔,他们以远超于常人的毅力和能力缔造了中国第一块“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用溅射靶材”,改变了世界靶材制造业的格局,就此结束了我国在高纯度溅射靶材领域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为集成电路这一关乎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奠定了国产化的基础。

    这样敢为天下先的案例在甬商中俯拾皆是:2011年,宁波恒力生产出了当时世界上最高端的液压泵,而成本仅为国际同行的五成;2012年,宁波民企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在大连做的C型核反应堆密封环水压试验喜获成功,彻底破解了世界级难题,打破了欧美在此领域的垄断,此后我国新建核电站所需的材料全部实现国产;2014年7月,宁波创润新材料有限公司炼出国内首炉电子级低氧超高纯钛,打破美、日企业对中国的市场垄断……

    甬商就如同《意见》中所说,总是能“提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新的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并“把个人理想融入到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他们是与生俱来的突破者,在新时代建设制造强国的进程中写下了闪亮的一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