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酶赛生物实验室 |
多维度搭建平台引才聚智 有人说,创业本质上就是一群人在另外一群人的支持之下,在一个地方进行价值创造的社会运动。 “在这一价值创造的社会活动中,一个承载创业和投资的载体必不可少。”金晖说,宁波从不同的维度,搭建了不同的平台,并针对不同的目标人群,精准地给予大力支持,这是宁波的优势。 吸引黄勇开团队的“3315计划”是宁波引才聚智的“金字招牌”。“这笔款项对于公司开展研发活动,提升研发能力的作用非常大。”黄勇开说。 目前宁波“3315计划”人才共创办了270家科技型企业,企业销售年均增长30%以上。有2家A股上市,5家挂牌新三板,21家启动新三板挂牌或股份制改造,50多家挂牌宁波股权交易中心,上市梯队基本形成。 近日,《2018年宁波市“3315计划”支持民间资本引进高端创业团队公告》一经发布,便被冠以宁波“史上最强引才新政”。几天之后,我市又紧锣密鼓地发布了第二份重磅引才公告,叫“泛3315计划”,又用真金白银展示了对人才满满的诚意。 在金晖看来,新政中指出,借用市场的力量,按申报时实际到位民间资本货币投资的30%给予资助,每年再投1.5亿元吸引民间资本引才,不仅力度大,而且也是一次很大的创新和探索。 “此举可以进一步让更多好项目和优秀人才获得发展机会,”金晖说,这将激励更多优秀的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来甬,以投代招,势必增强宁波对人才的附加吸引力。 除此之外,宁波还打造了宁波新材料科技城、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千人计划”产业园等重大产业园区,为各类人才在宁波创业创新提供广阔舞台。 另外投入10亿元建成的宁波科技大市场、股权交易中心等新型人才项目展示对接平台,开展线上信息发布、融资邀约、路演推介、对接洽谈等活动。 在打造市场孵化体系方面,我市大力发展高端人力资源服务业,出台专项扶持政策,成立首期规模4000万元的全国首个混合所有制人力资源产业基金,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推动人力资源企业向“人才+资本+互联网”全生态链模式转型,打造一站式“拎包创业”孵化机制。 目前,宁波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超910家,2016年实现营业额220余亿元、利税6.4亿元。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建设运营人才项目孵化平台,打造创业指导、对接落户、技术支撑、股权融资等创业创新生态闭环,已建成甬港现代、“盛世方舟”、摩米创新工场等重点“孵化综合体”50余个,为人才企业初生成长提供梦想摇篮。其中,甬港现代积极开展各类孵化活动100余场,服务企业800余家,已孵化企业350余家。 本土机构起步晚空间大 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相比,宁波的创投机构由于起步较晚,暂时还缺乏全国性的品牌效应和认可度。 “不过有不足,就有追赶的空间,只要宁波的创投机构潜心耕耘好各自的细分领域,就有崭露头角的时候。”金晖说,宁波的创投机构彼此之间还比较缺乏有效的联动沟通,大都是单打独斗,各自为战,“其实良性‘抱团’发展,容易形成规模效应,而将规模效应转化为竞争能力,将有利于宁波整个创投生态的发展。” 作为宁波专注早期创投服务的机构之一,翁哲锋于2010年创办了伯乐遇马天使投资有限公司,聚焦于现代服务业的早期天使投资服务机构,“宁波做早期天使投资项目的创投机构还太少。”翁哲锋说,刚开始的时候伯乐遇马投资也没有什么大概的方向,什么都想去试一试,比较泛,在慢慢摸索的过程中,他们才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投资路径。 伯乐遇马目前主要聚焦三类企业,第一类是创新型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这些平台要拥有新技术、新模式等;第二类是跨境出口企业,比如品牌电商和第三方跨境电商服务机构等。 “其实上海的模式宁波可以借鉴,比如对于天使投资机构投资的企业,如果投资遭受资金损失,政府会补贴30%的资金,这样就会把这些早期的创投机构都吸引到上海,而且还包括一些创业项目。” 翁哲锋说。 “早期初创企业生存最重要的几个条件是政策环境、人才聚集、技术创意、天使资金,宁波在这几个方面的优势都有待进一步完善,所以宁波的早期天使项目不够活跃。”罗玉明说,而在投资机构活跃度方面,宁波本土投资机构整体偏保守,由于人才优势不明显,导致外来优秀投资机构也没有足够条件与动力在宁波开设分部。 在投资行业分布方面,罗玉明认为宁波本土优势行业,如汽配、材料、机加工等领域的中后期项目较多。但在新经济类的如移动互联网、软件、医药等领域因为各种因素发展乏力,也很难获得投资机构关注,也导致这类企业或者到外地发展,或去其它区域寻找投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