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文燕 “越野跑重度痴迷者、执业注册会计师。”这是葛海标微信里的个性签名。 葛海标是宁海人,1974年出生,至今不会开车,他使用最多的交通工具就是双腿和一辆自行车。2013年参加第一次马拉松比赛,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多次参加100公里越野跑,一跑就是连续20多个小时。深夜跑过坟场,用登山杖撑着打盹,体力不支的时候,直接躺在漂泊大雨中。朋友说,他这是“找虐”。葛海标不以为然,他说,跑步让他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高中学历自学考取注册会计师 “能坐在这里,跟你面对面聊天,全因为一件事改变了我的命运。”葛海标对记者说,如果按照他之前的人生轨迹,现在应该是在宁海的小山村里,抱着儿子,过着最普通的生活。 他出生于农民家庭,17岁那年,高中毕业去了深圳,成了一名打工族,在一个流水线上工作。 一个机缘,他得知,注册会计师非常牛,大笔一挥,签一个报告就有几千元。年轻气盛的他,当下就有了个宏大的目标:考注册会计师。这个契机,是他人生的转折点。 考注册会计师,必须要大专毕业,他打算自学考暨南大学商学院。12门课,11门顺利过关,数学卡住了:26分。他发奋学习,第二年,考出了98分的高分,这一分数,是当年广东省自学考试最好的成绩。 之后,他顺利地考取了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是会计行业的金领证书,拥有了注册会计师执业证书就如同站在了会计行业的高峰。有了这一头衔,他的人生开始逆袭。 深圳回来后,他做了一家大型公司派往上海的财务经理,积累了第一桶金。此后,又做过女装,结果,生意失败,到了身无分文的地步。 好在,他有注册会计师这一金字招牌,顺利地进入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按照行规,刚进事务所,都要从审计员做起,葛海标因为表现优秀,一进来就做了项目经理。 那时,公司发展做IPO审计,派他去北京上研修班。在那里,他接触了一群非常优秀的人,且非常努力,这对他触动很大。他决定,要找一个适合自己的领域发展。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计算机审计,这是融合审计、财务、计算机的跨界集合。在研究了国内外各种审计核算软件后,他选择了一家审计软件公司做代理。 从堂堂注册会计师转型为销售员,需要心理上的调整。“100个电话打过去,只有一个人会理你,那是怎么样的一种心情?” 凭借过硬的专业能力和沟通技巧,2年时间,他搞定了浙江100多家会计师事务所。而出人意料的是,他从来没有宴请过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甚至连很多事务所负责人是谁都不知道。葛海标笑称,这是自己最自豪也是最不应该的。 从自行车骑行到喜欢户外运动 经济稳定了,就能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去周边走走看看美景。但是,葛海标不会开车。 “为什么不去学车?”记者问。 “就是不喜欢,对车没有任何兴趣。”葛海标说,为了不勉强自己,跟同学一起加入了宁波最好的一个自行车队。 刚进入车队,不爱运动的他被队友一次次碾压,人家已经折返了,他还只骑了一半路程。不服输的他,暗暗下了决心:等能跟上自行车队队长的时候,一定给自己买一辆好的自行车。 在骑行中,他发现,自行车骑行并不是一项简单的运动,需要讲究战术和团队合作。优秀的车队,队员会轮流在前方破风,并以同一个速度前进,同时到达目的地。 花了一年时间,葛海标骑车技术大为长进,去新昌这类必须经历上下坡路的目的地,全程都能保持40码的速度。 “这么长距离骑行,辛苦吗?”记者问。 “如果你认为做一件事情很累,肯定很难坚持。对我来说,自行车骑行是一个很享受的运动,骑行的艰辛、沿途的风景、道路的优美曲线,以及下坡时的刺激等等,都深深地吸引着我。” 40岁完成人生第一个马拉松 骑车久了,对肌肉的要求越来越高,必须要加大运动量,他开始跟着宁波的一位跑友晨跑。正是在这位跑友的带动下,2013年那一年,葛海标决定跟着他参加马拉松比赛。不过,人生的第一个马拉松比赛留给葛海标练习的时间只有3个月。 当比赛发令枪一响,几万人飞一样地冲出去,葛海标第一次领略了跑步大军的壮观。全程42公里,他用了3时30分,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成绩。要知道,42公里的距离用时4到4个半小时,都是非常正常的。对于自己这个成绩,葛海标觉得不可思议! 不过,葛海标向记者透露了一个挺有趣的细节:当时,他把家里人请到了比赛现场,在现场观战的葛海标老爸却并不满意儿子的成绩,老爷子当场撂下了一句话:“跑得这么慢,我也能跑!”那一年,葛海标父亲69岁。 有意思的是,第二年,葛海标和弟弟携手从不跑步的70岁高龄父亲,在上海马拉松共同冲线,以庆祝父亲的70大寿。 其实,对于自己的第一次马拉松成绩,葛海标心里也不太有底,这会不会是自己偶然的一次爆发。此后没多久,他又报名参加了厦门马拉松,这个比赛的难度更大,有上坡,而在这次比赛中,他的成绩更好,用时3时27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