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3版:封面故事 成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1月05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个女孩15岁

张可航作品

    C 转学后的她表现出良好绘画天赋

    或许,孩子更适合另外一种教育方式吧。在听从友人的建议后,初二第二学期,航航转学去了宁波滨海国际合作学校,就读于国际部。

    在开放式的教育环境中,航航重新找到了学习的动力与方向,快速成长。而且,航航展现出非常好的绘画天赋。

    这是转学后的那年暑假。学校的外教老师布置了一份跟自然观察有关的作业,让孩子们去观察一种动植物或其他自然现象。

    几天后,航航的第一幅绘画作品——泽陆蛙诞生了:一只活灵活现的青蛙,旁边是一朵小蘑菇。

    看着眼前女儿亲手创作的水彩作品,张海华惊呆了,夸女儿说:天那!你画得比我想象中的要好很多!

    此后的一个多月时间,航航把宁波的20多种青蛙画了个遍。在绘画中,航航对于色彩的变化,线条的走向,拿捏地非常到位。一位国内一流画家这么评价航航的作品:孩子对色彩的感觉很好,有天赋。

    对于女儿的绘画天赋,张海华直呼:从来没给女儿培训过,自己都觉得很奇怪。

    但事后想想,女儿的绘画天赋多少还是有迹可循的。

    航航从小跟自己去野外观鸟、看蛙、赏花,对大自然体验多的人,映射在眼睛里的景物就会与别人不同,对大自然的无限丰富和深邃有了自己的认识和感情。

    2017年2月起,航航和父亲一起,在国家级青少年科普杂志《知识就是力量》上开设“自然笔记”专栏,每月由父亲写文章,航航负责画插图,迄今发表画作50余幅。

    今年,航航和父亲合作出版了《云中的风铃:宁波野鸟传奇》,这是宁波历史上第一部介绍本地鸟类的科普著作,航航主要为书的封面提供了插画。出版社给航航开了3500元的稿费,当得知这一消息时,航航欢天喜地地在电话里惊叫:这是我收到的最大的一笔稿费。

    对航航来说,创作的作品受到认可,是最鼓励自己的。“当看着家里厚厚的一叠绘画手稿,孩子很有成就感。绘画让孩子看到了坚持的效果、积累的力量,这些会让她更加坚持。”张海华说。

    D 尊重和包容对孩子很重要

    生活会经历酸甜苦辣,与孩子相处更是如此。很多家庭都感受到:孩子逐渐有了自己的主见,常与父母的想法相冲突。“这个不能做的啊”“这样搞不来的啊”……父母的权威与孩子的个人意识常会冲突。

    张海华坦言,他也会有被气得直冒火的时候。张海华建议,可以表明自己的态度,但不要急于生气骂人。况且,很多时候,孩子说的话很有道理。

    航航喜欢看《魔戒》和《霍比特人》系列的电影,陆陆续续看了多遍。父母责备、批评的话语多了,女儿就会反抗。冲突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张海华尝试去接纳和包容孩子,一边陪孩子看电影一边探讨。女儿感受到了父母的尊重和包容,共同语言多了,亲子关系自然就融洽了。张海华说,特别是孩子到了一定年龄,面临学习上的压力、青春期的逆反,沟通就显得特别重要。

    “父母不是权威,不能定义孩子,要鼓励孩子朝着自己喜欢擅长的路子去走。父母要做的事,是做好自己,让小孩看到榜样的力量。”在与孩子相处中“脱了几层皮”的张海华深有感触。

    12年前,张海华不惜一切代价去深山里拍鸟;2011年起,他利用仅有的周末晚上时间,夜探山区溪流,把宁波20多种青蛙找到并拍摄出来;这些年,他更是没日没夜埋头写作。航航母亲也是如此,学习心理学,考出了国家心理咨询师。“对这些,孩子都看在眼里,你不用耳提面命,她自然就养成良好的自我学习习惯。”

    孩子很小的时候,他们就告诉女儿一个观点,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权威。要学会自己思考和判断。“知识日新月异,没法追赶,因此拥有开阔的视野、具有良好的思维方式更为重要。”一直以来,夫妻俩就引导孩子进行批判性思维。

    2017年春节后,航航就看完了厚厚的一本《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虽然不可能真的看懂,但这并不防碍她去思考这个世界。

    2017年初秋,刚读十年级的航航参加校学生会主席竞选获得成功,托福首考也考出了96分好成绩。现在,航航在学校的常规英语课都是免上的,为了争取更好的学分,她已经在修高年级的课。她的目标是,高中毕业后,争取考上一所自己心仪的国际优秀大学。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