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文燕 1 “凤凰行动”宁波计划 为推进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进一步巩固提升浙江在资本市场上的全国领先地位,我省提出实施“凤凰行动”计划。 力争到2020年,宁波全市上市企业数量、资本市场融资和并购重组金额实现“三个倍增”,境内外上市公司达到150家,资本市场融资累计达到2800亿元,年均并购重组金额达到250亿元以上。 2 泛3315人才计划 是“宁波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领域高端急需人才、团队引进计划”的简称。重点支持电子商务、港航物流、金融保险、文教卫体、专业服务、规划设计、时尚创意、科技服务、现代农业等九大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和高端团队,重点领域可视情动态调整。 3 科技创新2025 指的是面向“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布局重大创新任务,在新材料、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新能源汽车、先进材料、高性能电机与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与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与高性能医疗器械、新能源与节能环保、关键基础零部件、智能器件、功能芯片与应用软件等8个科技重大专项,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开发一批领跑全国全球的标志性、战略性产品。 4 四大建设 “四大建设”指的是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这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我市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城市能级品味的有力抓手。 着力推进“四大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大都市,我市要打造大湾区中心城市、大花园美丽城市、大通道枢纽城市和大都市区核心城市。 我市将编制湾区经济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推进四明山区域生态修复,谋划集空港、高铁、地铁、地面交通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并编制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 5 “XOD+PPP”模式 “XOD”是以城市基础设施为导向的城市空间开发模式,可划分为EOD(教育导向)、COD(文化导向)、HOD(医疗卫生导向)、SOD(体育导向)、POD(公园导向)等XOD模式拓展。 “XOD+PPP”模式以XOD模式为导向,以PPP模式为方式,推动城市发展向XOD模式拓展,既能激发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的热情,又能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问题。 二者双管齐下、相辅相成,从而真正破解新型城镇化建设“钱从哪里来”的融资难题。 6 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它追求的是旅游质量的提升和旅游对生活品质提升的意义。 根据宁波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政策意见,未来三年内,我市将全力构建全域旅游联动体制机制,基本建成“国际性休闲旅游目的地”和高质量全域旅游“宁波样板”,力争接待游客总量超过1.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2600亿元。 7 城市双修 指用再生态的理念,修复城市中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用更新织补的理念,修复城市设施、空间环境、景观风貌,提升城市特色和活力。2017年3月,我市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为全国试点城市之一。 我市“城市双修”2年试点项目库,分修复自然生态、传承历史文脉、提升城市活力、完善民生服务四部分。市民关心的西塘河沿线、东钱湖及环湖区域、北仑山区域、三江口核心区、慈城新城等均被列入。 8 “厕所革命”新三年计划 根据国家旅游局去年发布的《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新三年行动计划》,我市将启动“厕所革命”新三年计划。 力争到2020年,我市再新建、改扩建500座以上旅游厕所,推动“厕所革命”覆盖城乡全域,实现A级景区村庄、农家乐厕所整体改造,在高等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客流集中的服务区、客运交通枢纽增设第三卫生间。 全市旅游厕所力争实现“数量充足、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服务到位,环保卫生、如厕文明”的新三年目标。 9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长期护理保险是以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与此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资金或服务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 我市试点工作于2017年12月28日起开始实行。在试点范围内,因年老、疾病、伤残等原因导致失能,经过不少于180天的治疗,经评估符合重度失能标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要长期护理的参保人员,可在次月起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可选择专业机构护理或养老机构护理。 试点范围为在市本级及海曙区、江北区、鄞州区参加本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不含住院医保人员)。我市将从市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累计结余中,先行安排20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