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走的路不会拥挤 1953年,吴志光出生在鄞州一个小山村,是家中的第四个孩子。 1975年,浙江许多地方开始有一些乡镇或村办小企业,不少有技术的人在农闲时能外出做些副业。 吴志光抓住了模具这个市场。“我之所以选择了做模具,那是因为模具技术要求高,我是想学一门比较难的手艺,我想将来肯定会更有前途。”在要强的吴志光看来,难走的路才不会拥挤,才值得去尝试。在模具厂里,吴志光夜以继日不停琢磨学习,而且这一学就是3年,精湛的手艺让他获得一些名气,还助他当上了专业的工匠师傅。 1979年,吴志光迎来了人生的关键转折点。 一家制药厂想开发青霉素的瓶盖,但缺少标准的模具,找到了上海模具协会,技术难度高且要求成本低,但没有人愿意接这个烫手山芋。上海模具协会的一位师傅辗转找到了吴志光,他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二话没说就把这个单接了下来。 令吴志光没有想到的是,上海模具协会的这位师傅,正好是宁波市鄞江中学校办厂厂长的亲戚。几天后,鄞江中学校办厂就把吴志光作为专家请了去。在这家校办厂,吴志光做技术副厂长,一待就是八年。 怀揣200元成立公司 1986年,改革的春风吹到了沿海城市,各地的民营企业发展生机勃勃,掀起了一股下海创业的风潮。此时,中国的汽车市场刚刚苏醒。 这一年,33岁的吴志光瞄准了这一“初生”行业,拟定了自己的创业计划。他毅然辞了职,放弃了唾手可得的事业编制和市区套房,怀揣仅有的200元,成立了鄞江禅岩胶木厂(宁波帅特龙车辆部件有限公司前身)。 “创业是艰辛的,但是我更害怕贫穷。”一旦创业失败,他无法想象后果会如何,只能放手一搏。 吴志光记得第一个产品是卖给了长春一汽。 有一次为了赶一张订单,熬到凌晨四点多才完工,一大早还得赶火车去上海将成品交给客户;还有一次也是赶工,穿着“的确良”衣服,工作台上是一盏100瓦的灯泡,因为太累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结果半夜的时候发现身上滚烫无比,原来是衣服被灯烤得着火了;有一次发高烧到41℃,医生让他住院,他偷偷从医院跑了出来,回家抱着模具接着做,因为跟客户签了合同,就算是朝不保夕也要履行承诺,按时将货交到客户手里。后来还是被送到了医院,在迷糊间好像听到医生说,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人,也就是命大,下次再这么做,命都保不住了。 让吴志光能在这个行业越做越大的,是他承接的第一个大项目,给老红旗汽车做配套。老红旗牌汽车里的烟灰缸项目,先是放给长春的一个福利企业开发,结果眼看期限就快到了,却始终开发不出来。情急之下找到了名声在外的吴志光,结果三个月就完成了。 “当然是我自己做的。”当客户怀疑吴志光时,他斩钉截铁地回答。因为质量过硬,交货及时,长春一汽非常乐意和吴志光合作。时至今日,一汽大众仍是吴志光最大的客户。 借着为红旗轿车成功开发烟灰缸的效应,吴志光很快打开了市场,并持续专注于做汽车用烟灰缸,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帅特龙已成为业界知名的汽车用烟灰缸大王,并一直保有汽车用烟灰缸70%以上市场份额。 如今,集品牌、专利、知识产权等的帅特龙,已成为国内国际众多一流企业品牌制造商的零部件供应商,由帅特龙制造的汽车内外饰产品近4000个,目前全部实现了总装。主要产品包括:汽车烟灰缸总成、饮料杯总成、遮阳窗帘总成、门内外手柄总成、顶棚拉手总成、储物盒总成、阻尼器、导流板、阅读灯总成、排风口、紧固件等汽车内外饰件。 只做冠军品质 “为使汽车门扣手镀色更美观、耐用,帅特龙投入3200万元从德国引进两条生产工艺流水线——锌合金电镀生产线和塑料、尼龙电镀生产线。其中,尼龙电镀生产线填补国内空白。”吴志光一直在做冠军企业,打造冠军品质。 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新”企业经营理念,帅特龙还投入巨资,自主研制开发了车用手动、电动遮阳帘产品,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还获得了国际国内众多汽车制造商的认可。电镀生产线和车用手动、电动窗帘生产线的研制成功,帅特龙的星星之火,开始了燎原之势。 到了2005年,帅特龙迎来了巨大挑战。因为产值一直徘徊在5000万元上下,这让从不急于求成的吴志光,在这一年有了强烈的危机感。当一堆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投资计划被他推出台时,身边的人都觉得他疯了:近百个项目!几乎要占去企业所有资源!万一失败呢?倒闭、破产他们想都不敢想。 2006年,帅特龙所有员工都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忙碌,因为这一年里,仅新产品项目就投产了68个!包括吴志光在内的管理层,也是常常整天驻扎在生产线,现场办公之余还能帮一线工人一把。仅一年的时间,研发人员的数量就增加了十倍。 这是企业对自己创新的极限挑战!执拗的吴志光赢了!就像他之前选择挑战最艰难事情,却总能在历经千辛万苦后赢得胜利一样。 2017年,公司投入数千万元资金,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建设数字化车间(该项目已列入宁波市智能制造示范项目)。依托公司专业的研发团队、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测试中心,可为德国奥迪、一汽大众、上海大众等高端客户提供同步设计、研发和测试服务,平均每年为客户同步研发新产品超百项,新产品产业化比率高达80%。 事业的成功没有让他停下追求的脚步,赤子之心唯诚而已,他说“只要帅特龙存在,我就不会停止公益事业的脚步。” 可能很少人会知道,2001年吴志光捐赠10万元用于修建家乡所在地鄞江镇禅岩村的水泥路,并每年投入部分资金用于资助禅岩村老年协会,以使他们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2004年9月,捐赠100万元建立洞桥中心小学教学楼;2005年,建立了500万元的帅特龙慈善扶贫基金会,其中每年拿出5万元作为洞桥镇品学兼优的贫困家庭学生奖学金…… “自己富了不算富,带领全体员工、周围群众共同富裕起来才算本事,让整个社会富裕起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冠军只是个头衔,但冠军的品质却包含很多,对企业负责,为社会做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