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崔凌琳 推荐人:毕坚鸿 宁波市旅行社协会副会长 长三角16+2联盟会长 宁波中国青年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初次与它邂逅,是一个外地的挚友来宁波。选择那里,既可以在喧闹的尘嚣中寻一份静谧与友人聚会交谈,又可以就近让他领略一下宁波的古城风貌,感受古代历史与现代美学氛围的自然融合。 这,是一座民国时期的老宅,而如今,已然化身成为尘世中的一片净土。偌大一座老宅,除了客厅、茶室、餐厅等外,只辟出九个房间,其余,便是庭院、假山,以及充分的留白,主人的情怀和心境可见一斑。 尽管如此,那里却足以让你静下心来畅谈、品茗,打坐、抄经,插花抚琴、诵读国学,若心血来潮,甚至可以穿上禅衣、骑上凤凰牌自行车,去古镇里捕捉历史的印记…… 清晨,效法古人拉弓射箭,在晨练中开启新的一天;中午,和管家一起去采摘最新鲜的蔬菜,学着做两道慈城特色菜;下午,入一杯香茶,看窗外树影婆娑,抑或体验一堂茶道课,禅茶一味,礼敬山水;深夜,点上一炉香薰,枕着蝉鸣和蛙声入眠……至此,清逸起于浮世,纷扰止于内心,于中式茶道中,我们,都放空了自我……最好的状态,莫过于此。 它,就是慈舍。坐落于“江南第一古县城”慈城,一座被精心改造的民国服装大亨故居,极具灵魂气息的老宅院。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那一刻,好友的感触,竟与我不谋而合。 “我们总是在苦寻心中的栖所,其实所谓诗意而居,不过是一种合适的状态。”主人李照辉短短一句开场白,或许道出了不少人不曾体味出来的心声,而慈舍的主人文化内涵已跃然纸上。 李照辉曾是一名执教八年的语文老师,是后来才转行进入旅游领域的。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路过慈城这座民国服装大亨任士刚故居。这是一座正统的三进式老宅院,石砌房基,木窗木门,白墙黛瓦,古朴雅致,又颇具禅意,一砖一瓦都好像印刻着岁月的痕迹。“推开大门的一刹那,尘封已久的故事不自觉地就倾泻而出,我仿佛看到了她曾经的辉煌和沧桑,也真真切切地感受着她的宁静与古朴”,他说,“我知道,我已被深深吸引”。 仅仅这一面之缘,酷爱国学和旅游的李照辉随即便作出了接手老宅,打造理想中“诗意”住所的重大决定。 走进慈舍 李照辉为它取名慈舍——悲喜隐去,慈从舍生,既秉承了慈城千百年来的慈孝文化,也蕴含着主人对这所宅院的美好憧憬。 随后的设计和改造,李照辉秉持宋风明雨的风格,寂静如初的理念。他崇尚删繁就简,尽可能保留老建筑的原貌,去掉了繁浮的修饰,于泠水瑟尘中增强时间的肌理,于细节处打造一方静雅、舒适的空间。为了还原老宅的岁月感,他四处寻找老木,用草木灰粉刷墙、棉麻竹席点缀。在空间上,根据私密与开放属性,宅院被划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是公共空间,后部是居住空间。整个宅院面积2300多平方米,却仅仅划出了九房三厅一茶室一餐厅,其余,尽数为庭院、假山、鱼池、草坪,给人足够的空间思考、冥想、静静发呆,尽情自在。 “一方老院,两道篱笆,屋檐低小,门前青草,三五猫狗,七八雀鸦,可以喝茶聊天,沐浴阳光,清风拂过面庞,耳边鸟语花香,这或许正是我所理解的合适状态”,李照辉笑言。 如果说老宅是历史的积淀,那么如今的慈舍更是一处满溢着美学文化气息的憩所。在那里,不仅能享受到复古与简约美学设计带来的舒适入住体验,更能感受到古代与现代文化相碰撞的气场与文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