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1版:财富 慢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1月19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所谓诗意而居 不过是一种合适的状态

慈舍主人 李照辉

    过去几年,李照辉也在日本、台湾等境内外邂逅过各种各样舒适的住所。“尽管从硬件设施上看,如今,国内尤其是浙江已经出现了不少甚至已经超越了日本和台湾的民宿,但后二者‘简单舒适和主人文化’的精髓,却始终未能被超越,这也是我想打造慈舍的初心”,李照辉说,“日常生活总是太过粗糙,疲累了,总有人想着寻一个理想所在,感受一下简单、精致的生活。”

    慈舍的家具、灯笼、摆设设计,都出自中国美术学院的“高人”之手,仿唐式实木床榻、茶桌茶椅、明式衣架,将现代美学巧妙融入老宅,相得益彰;房间的床头采用非洲的“药香花梨”,融入了主人的生活品味和喜好,虽然是旧宅,每个房间却都有宽敞的落地窗,每一个住客都能在此安然入眠;看似简单的木质老门,关门时要讲究先左后右,方可恰好合上,足见主人自然、朴素的理念和用心。此外,少有人会想到用黄泥、原始木块以及铝板等元素打造一个餐厅的吧台,用最古朴的元素,倾诉出现代人返璞归真的愿想。而餐厅楼上一座明清时代木结构的凉亭,更是主人不远千里从福建的小山村搬将而来,住客们可以在那里远眺慈湖,一览慈城古县城的全貌,而这,也成为慈舍又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更有趣的是,慈舍的每一处空间,都如“慈舍”本身的出处一般,彰显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穿过充满禅意的厅堂,是一个涵盖了书房、香房和禅房的三开间结构,取名“三间堂”,中间是木质地板,东西均为榻榻米,暗含“左右分,太极开”的古理,这正是李照辉最满意的所在。他说,“在丝毫不改变老宅独特架构的基础上,这个三间堂既充分发挥到了现代建筑‘客厅’的功能,又不失简单、素雅,不失审美腔调,慈舍所要还原的理想状态莫过于此”。

    从侧门入,是一个名为“一花一叶”的茶室,茶香飘过时,素雅、古朴的韵味在整个空间蔓延。入住的房间是花园套房,名为“六相”,佛教术语中意为六相圆融,即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懂得生活的主人遵循前庭后院的设计,充分保证了个人隐私。餐厅名为“一箪”,源自《论语》中的“一箪食,一瓢饮”。李照辉说:“在厚重的历史面前,哪怕一点随意,都是对它的不尊重。”

    整整一年的时间,慈舍从一座藏风纳月的旧宅,变身成为渴望暂时清净、放松,崇尚简单自由的都市人心向往之宁静住所。“我非常喜欢这里,平常若不是工作,我也会常来这里小住,雨天可以坐在屋檐下,听雨、煮茶、抄经;晴天可以在院中沐浴阳光,也可去后院射击、放松,有时,也会突发奇想,穿上禅衣,踩着院子里专为住客们配备的凤凰牌老爷车,去慈城古镇随意游走,每每至此,内心的烦嚣被洗涤一净。”李照辉说,他希望通过慈舍茶禅和美学的人文生活,为现代人在喧闹中留出一份静谧。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