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2版:特写 新玩法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2月0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寻觅一场光阴与人交织的完美礼赞

甬城自媒体贺新春

    记者 劳育聪

    一茬茬火树银花划破黑黢黢的夜空,一片片风干的腊肉冒着油花躺在瓷碗里,一个个红包在吱吱喳喳的推搡中还是稳当地落在孩童手中。人常说,辞旧迎新的年味儿就藏匿在这些个瞬间中。

    似乎,忘了什么带着仪式印记的物件——它最好是承上启下的,让人每每见到,都会触发当时“挥别过去,融入新岁”的心绪。

    在摄影师竺仕宝眼中,这物件就是全家福。一大家子人在春节齐齐整整坐在一起,在“咔嚓”声中定格只属于那一瞬间的笑颜。时间弓着腰偷偷穿过爆竹屑为旧年这份卷宗戳上再也撕不开的蜡封,照片却能巧妙地避开这记封印,转而灵活地翩跹在一代又一代人手中,说着那年春节的故事。

    A 最有生活气的人像变迁史

    竺仕宝在宁波摄影江湖上小有名气,大家都称他为“笑眯眯”。人如其名,无论是见到谁,他都是笑眯眯的。眼瞅着春节临近,他也颇为用心地在自己身上点缀了一条红色的毛线围巾,透着一股子喜气劲儿。尽管宁波的气温一直保持在低位,他仍然保持着逮着机会就去“扫街”摄影的习惯。

    低头看看手中,机器从最初的国产海鸥胶片机,到像素不高的数码相机,再到各种单反长枪短炮,最后变成了眼下最常用的华为手机。这一晃,已经执机20几年了。作为POCO摄影网宁波站站长,他早已用镜头记录了无数帧值得铭记的画面。一圈儿下来,“老江湖”觉得“拍人”最是意犹未尽。

    之所以执迷于拍人,是因为用镜头写意地记录人物,让人醉心不已。“2010年国庆节,我拍摄了《窑工的孩子》。当时,3个孩子满身污垢地站在砖窑边上,各自抱着一块砖怯生生地站着,稚嫩的眼神中折射出生活的不易。次年,我来到柬埔寨拍摄了《卖雨衣的小男孩》。突然发现,不同国度的小孩,眸子里竟然折射出相似的光。”说到自己最喜爱的两幅人像时,竺仕宝很投入。能将人物拍得如此灵动传神,也是他在摄影圈里自成一派的原因。

    “好的摄影作品,只需要一个标题。如果你需要大段文字去描述画面的故事,那就证明这张照片是失败的。”这句话,竺仕宝常挂在口中。若以“笑眯眯”的公式去衡量评鉴,那么“全家福”可以说是留白最少、最容易表达内容的题材之一了。而在这个见惯大风大浪的摄影师眼中,这种直抒胸臆的人像记录方式,才是春节最好的礼赞。

    他如此觉得,也去做了——每年春节,他都会在聚餐的地点留下一张全家福。最初用的是两三百万像素的数码相机,拍得没有特别清晰,现在用的是佳能5D Ⅲ单反相机,中间流淌过了6年的光阴。

    去年春节,竺仕宝一大家子30几口人相聚在饭店中。酒足饭饱之后,他唤大家聚拢在一起摆个舒适的姿势,然后支起三脚架找到合适的构图,让服务员帮忙按下快门键。清脆的“咔嚓”声中,相片不仅正式记录了“新来报到”的小脑袋,还死死拽住了次年离开的人——2017年,竺仕宝93岁高龄的母亲安详离世,却留下永恒的微笑在那张子孙满堂的全家福中。

    “春节人头最齐,一定要做这件仪式性的事情,因为它记录了一个家族的变迁。”他说,“老人走远了,是岁月的玩笑;新生的面孔出现,是时光的馈赠。”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