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5版:财富 用数据说市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2月0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业板估值已明显低于长期均值

    国研经济研究院东海分院助理研究员 管如镜

    创业板指频繁探底

    2月6日,创业板指数日内跌逾5%,收盘于1598.33点,瞬间回归2015年初水平,创3年来新低。相比最高3542.84点,创业板指数遭遇“拦腰斩”。截至2月7日收盘,创业板指数今年跌幅已达8.67%。成交量上来看,18年日平均成交量634.32亿元,相比于2015年创业板巅峰时期的日平均成交量1165.65亿元缩水45%。

    创业板估值预期对标30倍

    近几年纳斯达克指数从2300点到7165点一直保持着稳步向上的攀升趋势,指数内企业估值的稳定在30-40倍;创业板指数则走出了完全不同的风格,价量齐跌,且市盈率从最高的137倍回落至37倍。虽然明显低于长期均值,但距离2012年熊市中不足30倍的估值仍有20%左右的下跌空间。

    值得注意的事经过几轮调整,医疗保健、信息技术等板块估值已分别回落65%和70%。三五互连、博晖创新、同花顺、蓝盾股份等个股相比估值巅峰时期调整幅度更是高达95%以上。

    不过,国开证券策略分析师孙征认为,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快速下降,致使估值和业绩增长不匹配,整体弱市行情或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创业板业绩分化明显

    年报预告显示,创业板可比公司(711家)业绩与2016年同期相比下降2.79%,与2017年三季度相比下滑10.02%。以单季度业绩来看,创业板2017年三季度单季业绩同比增长7.77%,但四季度预告显示,单季度业绩增速下滑26.65%,业绩增速快速下降令资金情绪显得十分紧张。

    过去的明星企业如乐视网、神雾环保均因业绩受到市场质疑,股价跌跌不休。乐视网复牌以后连续11个跌停,神雾环保停牌前股价仅为巅峰时期的1/3。

    回顾2012年熊市时期,创业板上市公司经历了连续4个季度的利润负增长,指数也在30倍PE左右的位置盘整一年,直到2013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出现拐点,之后连续4季度正增长,创业板也开始步入牛市行情。从这个逻辑出发,30倍估值或许可认为是创业板股票的投资时机。

    市场逻辑被动重构

    2016年股灾过后,机构投资者普遍偏爱市值较大、经营稳健、确定性强的白马蓝筹,对于小市值、流动性不佳、估值偏高的小盘伪成长股不感兴趣,导致创业板反弹无力,部分基本面良好的成长股或被错杀。

    创业板利润增速虽然快速回落,但龙头效应依然明显。市值300亿-500亿和500亿以上公司(剔除温氏股份和乐视网)利润增速则从2017第三季度的36.4%、34.1%,分别提升至2017第四季度的39.2%和46.2%。其中12家公司有望赚10亿元或更多,13家公司预计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有望超过7亿元。

    国开证券分析师认为,可以择机配置业绩优异的创业板公司,耐心等待市场恐慌抛售下的错误定价,在催化剂出现后入场,等待戴维斯双击的机会。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