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封面报道 讲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2月2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敢闯敢拼的“追风少年”

春节全家福
杨薇艳(右)和爸爸(中)弟弟(左)合影。

    记者 俞蓓苗

    95后讲述

    女儿:杨薇艳

    父亲:杨浩海

    今年春节大扫除,家里压箱底儿的老照片都翻出来了。

    爸爸年轻时很帅。当很多95后纷纷调侃自己是“中年少女”“中年少年”时,这个中年男人依然固执地自称“追风少年”。

    他常在我和我弟耳边唠叨,说我们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他14岁就开始卖柿子赚钱了……在随后的创业日子里,他拜师、学艺,无论做什么都很拼。

    眼下的日子越来越安逸,只是我还时常记起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爸妈和我三人挤在一辆摩托车到城区超市采购。雨衣下,我们仨紧紧相依,那时的我们同样过得非常幸福。

    A 14岁卖柿子 15岁学做模具

    1971年,爸爸出生于革命老区章水镇大皎村,第二年由于当地造水库,举家移民至海曙区古林镇布政村。

    我爷爷今年73岁,退休前是在社办厂跑供销的。现在虽然年事已高,身上仍是一股书生气,经常写几首小诗让我念。

    我问爷爷:“您是高中文凭,自己是个读书人,为啥让大伯和我爸都学技术?”

    爷爷笑着跟我讲了我爸小时候的糗事:“那时候他一放学,把书包扔在草垛里,自己跑去玩了。后来人家焚烧了草垛,书也让人家给烧没了。他竟然跟没事儿人一样,这一看就不是读书的料。”

    “不过别看你爸调皮,人还是很活络的,学什么都是一点就通。”爷爷说起爸爸时眉眼里透着自豪。

    因为爷爷和奶奶都是在企业上班,家里又有三亩多口粮地,爸爸12岁就开始干农活,插秧、收割稻谷样样在行。

    到现在,爸爸还时常在我和弟弟的耳边唠叨:“你看看你们现在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只管读书就好了,想当年我也就你弟弟这么大,14岁就开始赚钱了……”

    爸爸的创业之路始于1985年。初中毕业,开始摆地摊卖水果。他从李家坑柿林采购1500多公斤柿子,每天挑些成熟的柿子到布政村的街头摆摊卖。

    如今爸爸回忆起来,仍是觉得卖柿子的活儿,轻松又好赚,一年就十一月十二月两个月忙一些,生意很好。算下来收益颇丰,两月净赚1000多元。爸爸说:“在当时,1000元可是一笔巨款。要知道当时一袋5公斤装的大米才卖2元多,猪肉卖3.5元一公斤。”据统计年鉴,1985年城镇居民可用于生活费的收入是690元。

    虽然卖柿子好赚,但总不是长久之计。爸爸至今仍记得乡里书记说的:“学技术的像南瓜一样,越老越红;没技术的就像丝瓜,越老越空。”

    爸爸决定学习一门技术。1985年11月15日,15岁的爸爸进厂成了一名模具学徒。

    他说:“那时师傅手下带着很多徒弟,手把手包教会是没有的。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从事这个行业5年内出师就不错了,有的人花了5年以上甚至10年也没学会。”

    不过,爸爸既勤奋又喜欢动脑,遇事喜欢钻研,经常请教师傅,也会拿出很多种方案来解决问题。他17岁就开始自己独立做模具。他日复一日不厌其烦地切割,确定好精度再加工成模具。正是凭着自身的努力和聪明,爸爸20岁就成为独当一面的模具师傅,工资已经涨到了每月300元。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