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观察家 话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3月16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哪些基因能让宁波企业长出角来?

    记者 乐骁立 整理

    自从上周四,东南商报官方微信公众号“东南财金”抛出《GDP近万亿的宁波怎么就出不了独角兽?》的一文后,独角兽的话题便在宁波创投圈、政经界一发不可收拾,之后随着《今天杭州传来一句话:“隔壁城市还在讨论为什么没有独角兽……”》一文的裂变式传播,话题热度再次升级,在我们创建的“宁波为什么没有独角兽讨论群”中,来自各行业的创业者、经营者、企业家与关心宁波经济发展的朋友们一道,开始了一场头脑风暴。

    直到记者发稿时,群中的聊天记录仍以每分钟30条的速度激增,讨论之激烈、观点之精辟、犀利,着实让人受益匪浅。

    宁波应极力弥补互联网产业短板

    宁波中之杰总裁苏玉学:“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一流城市,必定是虚拟经济当先或实体与虚拟并存。相反,一个只有实体经济的城市,很有可能受制于外界环境变动而逐渐式微。

    譬如高端制造业,无非是赋予人工智能、软件、数据、电子化,而这些解决方案目前大多由北上广深杭输出,从而牢牢占据‘6+1’产业链的最高端。

    宁波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是‘中国制造2025’试点城市之一,但如果忽视乃至放弃了互联网产业部署,宁波高端制造业显然会受制于其他城市解决方案的限制,停留于‘6+1’产业链的中下游。

    所以,互联网产业不能忽视更不能放弃,宁波科技争投,投的首先是互联网产业为主的信息技术,人才、高校、平台,更应围绕互联网产业打造。”

    迈新科技董事长姜正荣:“大家都说宁波的制造业、港口和物流就是宁波的基因,这里挖掘发展出独角兽才是发展方向。其实,大家可能偏颇了。互联网时代没有边际成本、没有区域限制,城市的基因不应该是业态,而是城市的气质、思想、心态。阿里巴巴没有在义乌、温州、慈溪等商品贸易最发达的城市诞生,海康威视也没有诞生在制造业大市宁波。互联网不再是技术了,而是时代。你可以拒绝技术,但不能拒绝时代!”

    独角兽的基因与土壤

    网友宁波梅山齐敏:独角兽是新经济领域的概念,而新经济除了互联网这个特征外,就是品牌、投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都可以拆分,如苹果、小米等有硬件产品的也都找代工了。第一代园区的大制造产业正沦为代工厂或者大公司的车间,虽然一时固定资产投资大、占地大,但附加值并不大。在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候,如果仅抓这样的所谓大项目,可能会漏掉未来的独角兽。“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网友李烽Johnson:“来宁波十六年,看着宁波一步步走到现在,工作在宁波定居在宁波创业在宁波,我认为宁波未必非要互联网独角兽。

    宁波是中国制造2025的试点城市,在长三角城市群发挥自己制造与港口的优势,所有的产业结构,资本结构,人才结构都配合这一优势而发展壮大。宁波的优秀企业很多,比如申洲集团(服装加工领域的富士康),比如杉杉(铝电池)还有很多类似的企业都是宁波的代表!做一个城市该做的事情,城市基因如此,我们创业者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城市来发展!宁波制造,杭州互联网!”

    生意帮创始人纪鸿聪:独角兽们的商业模式,抽象概括就是通过低成本的连接来实现高效率的组织从而实现价值变现。宁波要出独角兽,就要基于宁波最核心的资源和能力,基于制造业的产能连接、基于港口仓储物流的运力与仓储连接、基于宁波雄厚制造业人才资源的专业人才连接是最有可能出独角兽的。对于宁波的企业来说,只要实现了连接,变现基本上不用太担心,怕就怕宁波的企业太务实赚钱优先,而错过资本加速的机会。

    宁波石成金投资董事长邓建军:独角兽不是政府培育的,是企业家主导的结果,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不要埋冤宁波没有独角兽,因为绝大多数独角兽仅在几个城市。说明独角兽的地域性非常强。没有独角兽宁波就会是一个没落的城市吗?不见得。城市竞争关键在于差异化,都去抢独角兽,其实不现实,北上广深杭,都是人才济济的地方,而人才是独角兽产生的先决条件。

    专家建言

    除了这些大咖,研究宁波区域经济发展的专家也发表了建设性的观点。

    长城战略咨询创始人、全国独角兽企业评选首席专家武文生认为:

    过去很多城市最早的独角兽企业都出现在消费互联网、电子商务领域,但宁波一出手,就出现在将制造与服务跨界融合且具有硬科技色彩、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分享经济的移动出行领域,足以看得出是宁波产业根基深厚以及“中国制造2025”城市示范取得初步成效,为中国民营经济、实体经济以及制造业2025增强了信心。

    我建议,宁波应该用好企业多的商业基因、院士多的技术基因、政府及民间资本充裕的资本优势相结合,将前沿技术的“硬科技”与商业模式的“软创新”与金融产业资本相结合,不仅在新材料等技术驱动型产业中取得突破,还要在智能经济、数字经济领域产生更多的独角兽,更是借助平台经济、分享经济等重构现代服务业。

    长城战略咨询合伙人程淑红认为:

    浙江作为商业氛围高地与科教资源洼地,其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与创新应该从产品终端、场景服务、行业应用、市场交易、商业运营开始,发挥甬商灵敏的特质,走出会做事不会做局的困境,更加强调反向资源配置的逆向创新。在培育独角兽企业方面,强调“平台企业+场景服务”,只有平台型企业才有更高的估值、才能从“鳌头”的小市场到“长尾”大市场,只有与场景结合才能往下落、才能拓展更广阔的商业疆域,未来宁波大量的独角兽企业将是“平台企业+场景服务”模式。

    长城战略咨询合伙人、独角兽工作总体负责人马宇文认为:

    过去我们强调一个地方能够出现更多的独角兽企业往往需要五个条件:一是在源头上有大量高端创业,尤其是系列创业者、产业组织者、跨区域创业者等;二是在基因上有信息产业的基础,就是有软的控硬的、线上的驱动线下的、用互联网打破打碎封闭的以及数据驱动智能使能;三是在杠杆上具有发达的科技金融,金融创新成就科技创新;四是在组织上有发达的平台经济,借助平台衍生从做事到做局;五是在底蕴上有自成一派的区域创新文化。宁波虽然出现了一家独角兽,但这五个条件都还不充分,需要大力发展高端创业、智能科技、科技金融、平台经济以及文化再造。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