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杭州万物生长大会,讲述新物种起源的故事,并且发布独角兽榜单和准独角兽榜单。最新的发布显示,杭州拥有独角兽企业26家,拥有估值一亿美元以上的准独角兽105家。 而就在几天前,东南商报官方微信公众号东南财金上发布“宁波为什么没有独角兽”的话题,已在宁波引发了大讨论。 特约撰稿人 张明明 浙江赛创未来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运营微信公众号“明说暗渡”。 曾任都市快报财经记者7年,从事时政、商业、财经深度报道工作,多篇报道获得杭州新闻奖。 曾采访富士康郭台铭、杉杉集团董事局主席郑永刚、奥克斯集团董事长郑坚江等知名人物。 对品牌管理、运营、传播有独到见解,为多家公司提供品牌管理和传播咨询。 “独角兽”为何在宁波引发热议 杭州市创业投资协会轮值会长、杭州市高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恺秉在解读杭州独角兽企业时,分析了杭州为什么培育出了这么多独角兽,独角兽需要什么样的阳光和雨露。 杭州,已经把自己定位在“北上深杭”这样的城市级别体量中,并且锁定了美国硅谷作为对标城市。这也是为什么,这个大会上,请来了诸多硅谷的知名投资人和投资机构。 在硅谷,独角兽企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周恺秉援引撒切尔夫人的话说,上世纪80年代,欧洲的创业投资开始起步,但明显落后于美国,当时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总结欧洲科技落后于美国的原因时,曾经说过:“欧洲在高新技术方面落后于美国,并非由于欧洲科技水平低下,而是由于欧洲在创业投资方面落后于美国。” 这句话的另一个版本是——撒切尔夫人说,“论科研水平,英国和美国差不多,但是,英国科技和经济比美国落后10年,主要是英国的创业投资起步比美国晚了10年。” 天使投资和创投的落后,导致了科技发展的落后及独角兽企业难以发芽。宁波在讨论与杭州的距离时,最需要讨论的其实是这个问题。 “新物种”出现需要爱与宽容 身处宁波,不得不承认这里的创投氛围与杭州有着巨大的差异。宁波人有钱,但保守,民间资本不愿意进入创投领域。宁波老板很少愿意把几千万资金砸创投基金,一等就要5-7年,同样的钱,拿去投资房地产什么的,不到三年就可以赚一波了。 投资回报2万倍,制造创投圈神话的龚虹嘉也出席了万物生长大会。2017年,他在福布斯排行榜排名15位,平时很少公开露面。 在2017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中排名15位的他,在内地没有添置一处房产,没有一辆私家车,一直朴实得就好像他什么也不曾得到过,一直“寡淡”地走在人群中能毫不费力地被淹没。这是他首次公开演讲。 2001年,龚虹嘉投向海康威视的初始投资额为245万元。到2017年9月,其持有的13.85亿元股海康威视股票市值达到439.74亿元,加上之前19次套现的97.48亿元,累计财富达到537.22亿元,增值2.19万倍! 龚虹嘉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新物种(独角兽)出现需要爱与宽容,像马云阿里巴巴在杭州一样。 龚虹嘉回到母校华中科技大学与校领导沟通时表达了一个观点——未来大学对知识的学习不重要,学习是终身的事情。在知识快速迭代的时代,大学四年里需要进行爱的教育、善的教育和美德教育,不然这些掌握技术的一些人未来可能毁灭人类。 杭州给自己的七条建议 杭州也有不足。 点我达创始人兼CEO举例说,在杭州招人,年薪百万以上的人难招,往往半年招不到,北上深则容易很多。 周恺秉对杭州培育独角兽需要哪些氛围,提出了七点建议,这也是杭州需要做的更好的地方: 1.完善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 2.弘扬宽容失败的创业文化; 3.发展高水平的大学; 4.加大国际化步伐; 5.加强宜居宜学建设; 6.提供精准化的服务; 7.发展创业投资和天使投资。 说宁波基金少,可能有的人不同意。比如梅山基金小镇,在短短两年内吸引了2000多家类金融企业(其中包括300多家基金公司和明星投资基金)落户。 但是在梅山注册的基金,大多是为了获取所得税优惠,所投的项目大多与宁波没有关系,几万亿的投资基金没有与宁波产业发生关系,仅仅赚点创投的税收,恐怕并不能给宁波实体产业带来多少作用。 哪怕创投已经比较发达的杭州,对自己城市的创投发展,还是在不断加速。周恺秉说,硅谷也有泡沫,但每一轮泡沫都会在戳破后,获得快速发展。 “硅谷人口不多,聚集了美国大量创新企业,全美40%左右的创投都集中在硅谷。”周恺斌说,泡沫都会过去。 创投不仅在隔壁城市发达,杭州官方背景的创投还把美元基金设在了硅谷,直接在当地投资孵化项目。当然,宁波官方背景的美元基金在海外也有,设在美国洛杉矶。但宁波城市总体的创投资本和氛围,明显与杭州有距离。 宁波无论是走制造业道路还是走其他新技术发展路径,创投推动技术发展是颠扑不破的道理。 一个海边城市,如果不愿意赶海搏击风浪,直面泡沫,那将注定没有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