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1版:智库 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3月16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哪些风险最担忧?

金融风险加大排在第一位

    对于今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或挑战,受访者最为担忧“金融风险加大”和“地方债务风险”。

    调查结果显示,学者们对于“今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风险或挑战”的看法相对集中,“金融风险加大”和“地方债务风险”的选择率最高,位列前二,分别为67.8%和52.9%。紧随其后,选择率接近或超过三成的选项有“民营企业萎缩”(33.1%)、“房地产泡沫风险”(32.2%)、“实体经济下滑”(28.9%)。

    此外,学者们认为,今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贫富差距过大(14.0%)、企业创新能力不强(14.0%)、汇率波动风险(11.6%)、逆全球化浪潮(9.1%)、国际局势动荡(9.1%)、股市波动(4.1%)、资本外流失控(3.3%)、雾霾、污染等生态问题(3.3%)等其他挑战。

    1 金融风险积聚的态势还未扭转

    “金融风险加大”以近七成的选择率排在诸多挑战的第一位。

    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当前我国金融体系的敏感性、脆弱性在增强,处于风险的易发、多发期。金融风险积聚的态势还未得到根本扭转。比如宏观杠杆率依旧高企;部分城市房价虚高;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负债率过高,特别是一些僵尸企业“僵而不死”;金融“脱实向虚”现象依然严重;道德风险、刚性兑付和监管套利现象仍然存在;金融去杠杆的制度基础尚不牢固等。

    学者提醒,要高度防范金融风险,但同时要密切关注货币流动性和实体经济的融资环境,避免误伤实体经济。

    五成多受访者担忧出现“地方债务风险”。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当前,地方隐性债务较快增长问题比较突出,由此导致的风险不容忽视。一些地方政府无视法律法规,继续通过融资平台公司、PPP模式、政府投资基金、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违法违规或变相举债。

    建议严格推进地方债务规范管理;尽快建立“地方债终身问责、倒查责任”制度,实现债务增长的权责利统一;坚决打消地方政府认为中央政府会“买单”的“幻觉”,坚决打消金融机构认为政府会兜底的“幻觉”。

    2 民企的投资活动仍徘徊不前

    三成多受访者认为“民营企业萎缩”。他们认为,应当在重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中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正确引导国有控股中央企业和大中型民营企业共同发力,不应让攻坚战误导出缺乏科学定义的任何“国进民退”式臆断。普惠金融体系建设适当降低了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但民营企业的投资活动仍然徘徊不前。

    建议降低贷款利率、降低融资成本,以及克服贷款难等,改变过去民营企业只能依靠民间融资的情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