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8版:甬商 商学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3月16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零售2017风云往事

    国研经济研究院东海分院助理研究员 管如镜

    2017年是新零售的开局之年,在大风口下,新物种、新技术、新玩家、新玩法不断涌现,零售行业群雄争霸、各显神通。2017年于电商巨头而言,是业态布局的主战场;但于各大商超而言,既是转折点,也是分水岭。这一场变革,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

    1 巨头卡位战持续升级

    互联网巨头在这一波合纵连横角逐战中,占据了明显的主导地位,包括阿里、京东、苏宁、腾讯等平台,陆续大规模向线下渗透,从资本性融合向业务性融合迈入。

    从巨头在主流商超的布局来看,阿里阵营和腾讯阵营已初具规模。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阿里共投入超750亿元布局线下,三江购物、新华都、联华超市三大地域性超市接连投向阿里阵营。去年底,阿里更是以224亿港元鲸吞高鑫零售36.16%股份,再度扩张甚至稳固其线下版图。

    与此同时,腾讯闪电布局线下,与阿里的卡位战持续升级。2017年12月以来,腾讯已经在新零售领域投资将近200亿元,永辉超市站队腾讯使其高调走到台前,在新零售战场上与阿里展开正面交锋。随后,腾讯将步步高、海澜之家纳入麾下,在战略意义上颇具“抢地盘儿”的意味。相较于阿里系的谋求企业控股权,腾讯更注重参股,借助线下传统零售的数据,打造底层技术改造样本,实验其零售解决方案。今年1月,腾讯联手京东、步步高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就是以共同发展“智慧零售”及构筑数字化运营体系为合作目标。

    2 “生鲜超市+餐饮”成明星

    “1%”,这是2015年全国近4000家生鲜农产品电商中能够盈利的比例数字,高损耗、低利润是彼时业界对于生鲜行业的主要认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零售变阵之年里,“生鲜”成为聚光灯下的明星产物。

    生鲜的价值就在于一个“鲜”字,保障生鲜新鲜度的同时又能增强选购的体验感,是线下市场的最大优势。以永辉、天虹、步步高、大润发等为代表的传统商超抓住了这一点,争相打造自己的新零售物种。

    “超市+餐饮”的业态在“买”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吃”的场景,这种模式最初来源于意大利的超市“Etaly”。浙江联华曾在上一代精品店——CtiyLife延安路店进行过测试:“生鲜+餐饮”模式试行以来,超市包含熟食在内的餐饮客流增加50%;整个门店的客流增加20%;带动门店整体销售额增长18%。此外,毛利率也有显著提升。

    用户体验成为竞争的另一重要元素。去年2月,盒马鲜生宁波甬江店正式开业,有来自100多个国家的600多种生鲜商品,还因地制宜引进了宁波小吃、特色糕点、日式料理、暖心烘焙、现磨咖啡、现炸龙虾等满足客户“吃”的需求。

    3 传统门店升级风生水起

    传统门店的单一体验感已不再符合消费的新需求,“新零售”时代的门店,不仅仅是售卖的功能,更多的是商品多元化的展示,更应具备体验的功能,同时还应是社交、教育的场所。

    世纪联华鲸选未来店位于杭州西湖文化广场CBD商圈中心,融黑科技、美食娱乐、次世代购物于一体,是一家线下体验、线上服务的体验式新零售实体店。除了“生鲜+餐饮”外,该店还引进了全球购、美妆、日化、家居、书店、娱乐等休闲元素,营造出一站式购物场景。同样在传统门店升级上下了大心血的还有人人乐,经过多年的阵痛转型后,于去年底推出lesuper精品超市、lefresh生鲜超市、lelife生活超市三大新型零售店。而天虹超市打造的KidsRepublic则致力为儿童营造沉浸式的体验感。

    4 新技术让新零售更智慧

    新零售的核心要素仍然围绕“人、货、场”3个要素进行创新和升级。而移动支付、大数据、图像识别、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耦合给予了市场更大的想象空间。

    去年7月,三江购物以自有资金3000万元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杭州浙海华地,服务于各类商品和服务的经营销售,加快三江购物电子商务和O2O业务的发展。无人便利店“WLL GO”是天虹股份的一次试水,其背后是以射频识别技术为核心,集无人收银、门禁管理、智能监控于一身。

    腾讯提出“智慧零售”概念,使公众号、小程序、移动支付、腾讯云、企业微信、社交广告、礼品卡、金融服务、优图AI技术等,成为永辉、步步高的“工具箱”,打通不同销售场景和自主运营会员体系。以微信小程序为例,商家可利用小程序,实现线下门店扫码购到线上电商全渠道闭环服务,满足用户全渠道购物需求。线下用户还可以直接转化成线上用户,相比APP,用户转化成本降低97%。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