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2版:甬商 市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3月16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门派林立,诸侯纷争

内地便利店靠什么仗剑走天涯?

    记者 王婧 劳育聪

    如今的宁波便利店市场,门派林立,诸侯纷争。

    三大外资便利店——罗森、7-ELEVEN、全家鼎足而立,内地的喜士多、快客、十足等各有千秋,宁波本土的KK等不断开疆拓土,另有新零售也加入战局。

    一时间,便利店“江湖”烽烟四起,有的横刀立马占领山头;有的慢慢收缩战线,甚至转移战场,如曾在宁波开了几十家便利店的“可的”,现在已难觅其踪。

    作为最早在宁波开山立派的快客,面对步步紧逼的“强敌”,其宁波区域的掌门人朱明,深切体会到了争得插旗之地的不易。而这只是便利店生存的一个缩影。

    A 没竞争对手也是“孤独”的

    2001年4月,快客进入宁波市场,举目四望,只有喜士多、可的和KK等几家便利店。

    当时,快客主要围绕社区在开店。说起原因,朱明称,这是由于宁波的生活节奏相对比较慢,加班文化不浓厚,还有夜间消费的需求不足而做出的被迫选择。

    目前,快客在宁波的门店有90家。其中60家是直营的,30家是特许加盟店。17年来,扩张的节奏很慢。

    其实,快客也想快。为了向一线城市的便利店看齐,“2015年,我们对宁波的门店进行了改造升级,但消费场景改变了,消费习惯的改变还需要一个过程。”朱明说,当时升级的不仅有门店的硬件,还有商品结构的调整,如大型冷藏设备、现煮咖啡机、烤箱等设备的投入,以及增加寿司、饭团、三明治等非标鲜食,“但消费者的接受和喜爱程度还是有所差异,所以我们放慢了扩张的节奏”。

    后来,随着各大商务区的崛起,进驻的便利店越来越多,便利店的规模效应就此形成,宁波的便利店消费市场开始复苏,消费者也开始意识到“即时消费”的重要性。

    “所以市场上的竞争对手未必越少越好,单靠几家店培育一个市场,难度不言而喻,消费的氛围也自然难以形成。”朱明说,有时候竞争对手的增多,反而能搅热整个市场。

    “我们会继续开20家门店,因为便利店是一种规模型的产业,店铺越少,生存的空间越小,品牌的空间也会越小。”朱明说,除了宁波市区内,今年还会在慈溪、余姚等地布点。

    记者了解到,今年加快布局脚步的还有十足,十足便利店以温州为基础,扩张迅速。十足是2013年7月份进入宁波市场的,目前在宁波拥有93家便利店,“今年会再开30家门店。”十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拓展一部部长丁敬强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