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3版:甬商 市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3月16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内地便利店靠什么仗剑走天涯?

    B 想超越日系便利店会很难

    唯有惶者,才能生存。

    朱明坦言,各家便利店大举开疆拓土,对他们来说具有一定的危机感。

    “我们目前要想超越日系便利店很难,他们的精细化管理程度是我们难以企及的,比如7-ELEVEN,自己会发布天气预报,会根据每天的天气预报来决定调整上什么产品,可想而知他们的后台运营有多强大。他们代表着这个行业的标准并非浪得虚名。”朱明毫不讳言,日系便利店一直是“师傅”,而国内的大多数便利店尚是“学徒”,快客也不例外。

    日系便利店的饭团很受年轻人的喜爱,可是鲜有人知,一个简单的饭团,在制作的过程中有多精细。饭团的制作从选米开始,每一粒米的大小在多少微米的范围内都是有标准的,而且在店内加热后,如何才能不影响口感等,都有一套严格而完备的工艺,并且不会外传。还有关东煮,很多人觉得汤很好喝,可是汤是怎么调配出来的,放多少料,并不为外人所知。

    “这就是他们致胜的核心。罗马并非一天建成的,作为跟随者,至少目前国内的便利店还无法颠覆其模式,另辟蹊径。”在朱明看来,7-ELEVEN、罗森等便利店就像时尚界的“LV”,品牌的积累和市场对品牌的认可度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已经形成,后来者想撼动并非易事,唯有不断地学习和积累,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创新,或许有可能超越“师父”。

    C 便利店短期内盈利并不易

    “作为重资产业态,投资便利店很大程度上投资的是未来,短期内实现盈利并不容易。”朱明说,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为了平摊风险和损失,只有大规模的开店。

    开错一家便利店的损失在20万元左右,这对企业来说,风险是可控的,“规模越大的便利店,会活得越好,这其中有一个临界点。”朱明说。

    什么样的临界点呢?比如夫妻两人开一家店,觉得经营起来也没什么困难,或许两三家尚可,但是达到四五家,如果没有后台管理作为支撑的话,就会很难掌控。而要建立后台,就可能要建立采购部门、运营部门、人事部门等等。这些部门一旦建立起来,单靠五六家店铺又无法养活,只能不断开店,平摊成本,保证整个管理体系的运营。随着店铺越来越多,对管理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整个管理也会越来越正规化和精细化。

    便利店短期内实现盈利并不易,喜士多一家便利店的店长也认同。他说,2015年左右,喜士多便利店每天的营业额挺不错,宁波十几家店,每家店的日均营业额可达5000多元,有的店铺可以达到一两万元。去年以来,宁波的喜士多店都只有原来一半的营业额。这位当了四年的店长分析道,有内在的原因,也有外在的原因,自身的原因可能是在时尚度方面无法吸引年轻人,而老年人又觉得价格贵,“外在的原因,除了越来越多的便利店外,还受到一家又一家的零食店、奶吧等的冲击。”

    D 便利店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前有强敌,后有追兵。朱明认为还是要差异化突围。

    在新零售大行其道的当下,无人货架和“智能+有人值守”等被赋能互联网的便利店受到资本的青睐。那么传统便利店是否也可以借助互联网重构消费场景呢?

    对此,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对既有传统便利店的新零售改造并不容易,传统便利店对接互联网时,有库存、运营流程、店员操作逻辑等鸿沟需要逾越。传统连锁便利店要经历很大的阵痛,才能完成这种改变。

    对于因地制宜式的改造,快客也有自己的经验。如在一些商务楼的便利店,不仅设有利润比较高的关东煮、烤肠等鲜食,还设有餐车,餐车内有4~5个荤菜,7~8个素菜,由专门有生产和配送资格的供应商供货,一份荤素搭配的盒饭,价格在10元左右。

    “目前快客有6家店已经设有餐车,效果不错。”朱明说,如此部分取代了周边餐饮的功能,还带动了店内消费,比如消费者除了买盒饭外,还会买饮料等,这些外资便利店不会做。”因为他们要做统一化的连锁模式,不会轻易尝试,但快客会尝试。

    “我们会增加一些服务性的配套,包括娱乐性的。”朱明说,如有的店在店内放了娃娃机、配备了体感游戏设备等,都是免费的。有的店铺设有足球机、书吧,让便利店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希望以此延长年轻人在门店的逗留时间,令其对便利店有依赖性。

    朱明说,这种多样化的理念还在延伸,目前我们已经导入了公交卡充值、咪表卡售卖、鲜花绿植盆栽,还有卡拉OK娱乐设施等,不久还将引入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等,希望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附加值,“这块是我们必须提升的,需要不断打基础,做扎实,才能拥有一定的江湖地位。”

    那么,便利店到底是不是一门好生意?投资人又是如何看待便利店的?

    东海兴业基金合伙人、副总经理罗玉明认为,这是消费升级的典型例子,中国复杂的人口结构和参差不齐的文化程度,决定了无论哪种类型的便利店均有发展空间,但由传统的私人零售店向连锁化、标准化、智能化、线下线上一体化发展是大趋势,日资便利店在连锁化(降低采购成本)、标准化(提高流转效率)以及服务方面做到了极致,但以往的成功也形成了他们的路径依赖,所以中国在智能化与线上线下一体化方面走到了日本前面。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