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8版:财富 聪明的钱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3月16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保健康险 帮您作比较

    记者 徐文燕

    本报上期《聪明的钱》栏目有关医疗险的文章引起读者共鸣,健康保险一时成为议论热点。不过,许多读者留言,看着市面上五花八门的健康保险,却不知如何下手?为了让读者了解和选择适合自己的健康类保险产品,记者专门咨询了多位保险业内人士。

    医疗险与重疾险

    医疗险是一种报销型保险,对于个人支付、必需且合理的医疗费用,保险公司根据医院发票给钱,花多少给多少,还要扣除免赔额。

    重疾险是一次性给付的保险产品,在保障范围内,保险公司根据确诊报告赔付,这笔钱你可以自己支配怎么使用。赔付后,重疾险保险合同终止。

    比较

    目前,市场上卖的医疗险,保额普遍是一百万元至几百万元。以人保“人人安康”百万医疗保险为例,今年,一个35岁有医保的女性,花费368元可买到包括一般医疗保险金100万元、恶性肿瘤医疗保险金100万元的医疗险。保障范围包括特殊门诊、门诊手术、住院前后门急诊、恶性肿瘤、护理费、重症监护室、救护车、住院诊疗、床位等费用。

    如果投保人生病住院治疗,医疗费用共支出20万元,其医保卡报销了10万元,再扣除1万元免赔额,剩下的9万元由医疗险来报销。

    如果买了50万元保额的重疾险,以百年人寿保险公司的“康惠保”为例,35岁女性投保至70周岁,缴费期20年,年缴保费为6150元。一旦发生保险合同规定重大疾病,不管生病住院花了多少钱,只要在赔付范围之内,保险公司会一次性赔付50万元。

    医疗险解决的是医疗费用的补偿问题,简单的说,保险公司能赔多少钱,得看您实际花费多少。有医疗险声称可最高赔付600万元,但一个人罹患重病会不会支出这么高的治疗费用?根据我市经办大病保险的保险机构的数据显示,罹患重病,在经基本医疗、大病保险赔付后,个人承担30万元左右较为常见。

    而如果投保重疾险,非重疾的疾病是不能得到赔偿的,必须发生了符合保险合同保障范围内的重大疾病才可获得保险公司赔付,赔付的金额不是实际治病花费的费用,而是保险合同的保额。

    换言之,万一发生了合同中约定的疾病,无论您花了多少钱治病,保险公司都会依据保额赔给您,少了不会补,多了也不会扣除。而且,投保人可自由支配理赔金。重疾险的重要使命是对投保人的经济补偿,在发生重大疾病后能安心休养。当然,与医疗险相比,重疾险的费用要贵很多。

    建议

    如果您是家里的顶梁柱,首选是给自己买一份重疾险。当然,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再买一份医疗险。

    如果您家庭经济负担不大,或还无需赚钱养家,则可以买份医疗险,即使您已经买了重疾险。

    定期重疾险与终身重疾险

    定期型重疾险保障期限分为10年、20年或30年,也可以保障到60岁、70岁甚至80岁。

    终身型重疾险可以为投保人提供终身保障,具有保障时间长、保费较高的特点。

    比较

    记者选择了2款互联网保险产品,保障内容均是100种重大疾病保障50万元、50种轻症疾病保障10万元。

    A产品为定期型,35岁女性投保到65岁,缴费30年,保费是每年2835元,30年保费共计85050元;B产品为终身险,投保到终身,缴费20年,年交保费7950元,20年保费共计159000元。

    多数人认为,六七十岁后生病的风险会大大增加,买保险就是为了保障年老生活,所以,当然是终身险更好。实际情况怎么样?咱们来算算。

    如果我们在65岁之前罹患重疾,上述2种保险产品都能获得50万元理赔金,而交的保费,定期重疾险明显比终身重疾险少;但如果我们在65岁之后罹患重疾,买终身重疾险可获理赔50万元,而买定期重疾险则因过了保障年龄无法获得理赔了。不过,如果我们拿省下来的73950元(159000元-85050元)保费去投资,按7%年均收益计算,65岁时这笔钱将增至56万元。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买终身重疾险呢?因为作为寿险的一种产品,许多人将买终身重疾险当作一种强制储蓄,把钱存在了一家特别的“银行”,终身保障自己在罹患重大疾病时可以直接拿到一笔丰厚的保险金。

    建议

    如果你的投资能力很强,已有了年化收益在7%或者更高的投资项目,重疾险保到65或70岁,似乎也就足够了;但是,如果你没有好的投资渠道,又懒得投资打理,可以接受较低的回报,那买个终身重疾险也行。

    消费型重疾险与返还型重疾险

    消费型重疾险是指,如果投保人在保障期间罹患保险合同规定的重大疾病,将获得理赔,否则什么也没有,钱都消费了。

    返还型重疾险则是,如果投保人在保障期间罹患保险合同规定的重大疾病,将获得保险合同约定理赔,而且即使不出险,到期保险公司也会返还保费。

    不过,返还型保险比较复杂。如果保险责任中写明《满期生存保险金》,即为严格意义上的返还性质。还有一种情况是保险期限为终身的保险,合同中没有写明满期生存金,但有《身故保险金额》,这种保险是需要被保险人达到合同中约定的事情发生了才会有理赔返还,这个理赔金也可以变相理解为满期返还。

    比较

    记者选择了2款产品进行比较。以重疾险为例,同样投保50万元的重大疾病保障,保障期限至终身,以35周岁的女性为例。

    A款消费型重疾险年交保费6235元,缴费期限20年,共缴费124700元,身故不返保险费;B款返还型重疾险,同样的缴费期限,年缴11000万元,共缴费22万元,身故返还保险费。

    比较上述2款保险产品,不难看出,消费型重疾险保费相对较低;返还型保险保费高,但明显的好处是,到期后能返还保费,投保人扔进去的钱不会打水漂。

    分析来看,如果70岁生大病,A款保险共花了124700元得到了50万元保险金。B款产品共花了22万元得到50万元保险金,显而易见,A款消费型重疾险的性价比更高;但如果因非重疾原因身故,A款产品没有赔付,B款产品返还所缴保费,投保人还能给家庭留下一笔钱。

    返还型保险的优势还在于,一旦保单生效,期限和价格就确定了,不存在难续保的问题,它追求的是长期持有。而购买消费型重疾险要注意的一点是,最好确认下能否保证续保以及后续的费用问题。

    建议

    返还型重疾险可以帮你延伸到80岁以后甚至终身,不用担心被拒保。因此,人到中年如果想一劳永逸,可以有条件地选择返还型保险。此外,返还型保险更适合不喜欢自己去投资,将其作为一个“保障+强制储蓄”的手段,若干年后为自己或下一代还能够存下一笔钱的市民。

    如果您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想分散重大疾病发生后的风险,而且已经有了自己的投资计划,那么,可以考虑只买消费型保险,把省下来的钱拿去投资。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