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封面报道 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3月30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是去是留? 本土博士的现实选择

    40%与60%的“留与去”

    郑驰的博士“养成记”,其实就是宁诺国际博士创新研究中心(简称“IDIC项目”)的蓝本。该项目成立于2012年,主要有能源技术与数字经济2个博士生研究方向,课程时长4年。需在宁波企业完成课题研究。

    自2012年以来,该中心从全球不同学术背景的904名申请者中招收了5批共100名优秀博士生。

    目前从IDIC项目毕业的10名博士生中,有4人留在宁波工作,4人在国内其他城市工作,2人在海外工作。

    也就是说,勾选留下的比例达40%。

    这个比例是高是低?我们找到了另外几组数据进行对比。2016年,宁诺毕业生(包含本、硕、博)留在宁波工作的人数占当年就业人数的32.02%;2015年,该比例达到33.04%。

    与这两个数据对照,自我培养的高端人才留甬率达40%着实令人欣慰。

    再看宁波大学提供的《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数据显示,该届毕业生在浙江省内城市就业分布具有明显的城市集聚性,在宁波市工作毕业生占比52.73%左右。以40%横向对比这一数据,也可谓差强人意。

    “抢人才”已成为颠扑不破的真理。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或许不应该沉浸在40%的欣慰中。而应当看到,依然有60%的人选择离开。他们为什么会走?我们该如何通过高校这一纽带将他们留下?

    产业结构单一是人才流失主因

    在尝试接触IDIC项目中的一些博士生后,他们“选择离开”的原因逐渐变得明晰起来。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些博士生中有一部分将基础性研究作为课题。2016年12月获得土木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的李尧就是其中之一。目前,他是长安大学的一名讲师。

    “读博期间,我主要围绕力学特性这一领域开展一些基础性的研究,不需要进入企业实践。另外,我的大部分时间在实验室中度过,也没有好好在宁波到处转转,这座城市并未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于他来说,去西安成为一名大学讲师不失为理想的选择。

    除去基础性研究的因素以外,从事高应用性研究的博士也出现了“选择困难症”的情况。原因很简单——自己所从事的领域并未在宁波形成完美的气候。

    在读博士Wyatt通过邮件表示,他本身是学习计算机科学的,城市心愿单的首选项应当是北京、深圳等互联网比较发达的城市。目前宁波的这一块领域相对而言较为薄弱。如果本地具备令他心仪的创业政策,他可能会更加慎重地考虑一下去留问题。

    一名测绘专业博士一年级学生表示:“我曾在研究生毕业后去了一家宁波测绘行业民营企业工作,虽然老板开出了很客观的工资待遇,但对于一个研究生来说,所处的平台太窄,感觉英雄无用武之地。许多工作完全可以让本科生甚至大专生完成。”他同时指出,目前宁波大多数企业的平台有限,以博士的需求为例,这种局限存在于实验室的配置,团队的建设,资金的投入等等多重方面。

    以上种种,都将问题症结指向一点:宁波的产业结构过于单一,招致了一大部分人才的流失。

    对此,宁诺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沈伟其颇有体会:“宁波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以制造业为核心的产业基础扎根多年,虽然稳固却显得单一,缺乏诸如互联网、金融等焕发生机的多元化产业生态。这可能是城市人才流失的主因。更多还是与城市创新能力、创新基础平台建设有关系。要留住博士层次的人才,中小企业缺乏相应的创新平台和实验室,筑巢方能引凤。”

    两条途径填补本土人才空白

    而就在大批高校毕业生流失的同时,我们企业求才若渴的呼声却从未间断。为了招揽人才,一些企业甚至不惜重金与国内外的名校牵手,定向委培。

    宁波健信核磁技术有限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牵手、太平鸟与东华大学等高校合作成立设计研发小组……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我们只看到众多宁波企业走出这座城市积极寻求合作的风光,却从不曾注意这背后或许也混着一丝无奈——一种由“本土高校人才难留”而产生的无力感。

    宁波永新光学副董事长、总经理毛磊坦陈:“去宁波以外招人,代价很高,即便是招来了也不一定能安下心。相反地,如果本地有优质的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就会具备超高的黏性。”

    他极力推崇本土孵化培养。如何在宁波打造这一生态圈?在毛磊眼中,不外乎两种方式:“一种是将现有大学扶持成王者。香港给出了很好的例子。在QS世界大学排名2018的榜单中,香港大学等5所高校进入了前100名。”

    “另一种,则是将更多知名高校引入本土。”他发现,近年来深圳在这一方面的投入力度很大,并且成功引入了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深圳吉大昆士兰大学等。

    “从去年开始,浙大校长助理胡征宇就在努力推进浙大宁波校区的落地。我也在帮助光电学院在宁波落地生根。”毛磊说,“这意味着,浙大的双一流学科将会为宁波孕育更多本土人才。”

    在胡征宇的眼中,引进大院大校,并与本土特色产业进行有机结合颇具意义:“高校的职责和任务,就是培养人才和为地方服务。同时,我们也有责任义务为促进整个浙江省高等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