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把握浙商精神 要关注共性重视个性 我省在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时提出过新时代浙商的六个方面,即“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兴业报国的担当精神,开放大气的合作精神,诚信守法的法治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 回顾过去,我们用“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这24个字作为老一代浙商创业精神生动的写照。“这个概括生动形象,人人都会背,可见其影响之大、深入人心。”王永昌说。 “如果‘千辛万苦’主要指吃苦精神的话,那么,‘千方百计’就是知识、智慧、‘巧劲’文化了。”王永昌认为,浙商有自己的个性,那就是“千方百计”。浙商最为可贵的是做什么事情,总是千方百计一定要做成。 “‘千方百计’不仅是浙商过去成功的法宝,也是现在和未来胜利的根本,它代表的是浙商的文化符号。”王永昌说,在把握浙商精神的时候,既要关注共性,更要重视其个性,只有不断革新和弘扬这种精神,浙商才能始终走在前列。 4 “1231”的经济动力结构 王永昌通过多年研究得出了现代经济发展动力的基本结构,“如同飞机起飞一样,现代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是‘一体二翼三平台一核心’,概括为‘1231’”。 王永昌解释说,“1”指的是实体经济,它就像一架飞机的机身。 “2”指的是两大动力:现代科技和现代金融。这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的引擎和翅膀。“互联网+”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发展,正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风口”。企业家们应及早做实做深这两个有着巨大能量的“+”,勇立时代发展新潮头,抢抓发展新机遇,创造发展新奇迹。 “3”指的是三个大平台或者说三个大环境,即城市化(飞机的跑道)、生态环境(飞机起飞所需要的气象条件)、市场经济和法治基础上的制度规则(飞机的指挥系统)。 后面的“1”就是飞机驾驶员,它是关键和核心,指的是人才,包括企业家。 王永昌说,现代经济发展基本结构其实就是实体经济、现代科技、现代金融、城市化、生态环境、制度规则和人的素质,因而关键就在于这七大要素如何组合得高效、有效,大飞机才能飞得高、飞得远。 5 打造宁波现代商帮的五条建议 在王永昌看来,宁波商帮具有优良的传统和优秀的品质,他们善于抱团、讲求创新,既有敢闯天下的开拓精神,又有爱国爱家的桑梓情怀。他为宁波现代商帮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五条建议: 第一,每年召开企业家大会,宣传表彰、鼓励引导企业家。现在各个地方的经济工作会议和领导干部会议开得很多,开好企业家大会必须纳入考量。 第二,开展打造科技型行动计划,把全市规上企业都打造成科技型企业。再传统也要插上科技的翅膀,今后决定城市经济和综合实力就是这些不断成长的科技型企业。 第三,以“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为引领,打造中国工业设计新高地。宁波的制造业发达,要做好工业设计,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价值。 第四,顺应新一轮城市竞争趋势,开展有力度大规模的招人引智活动。 “以前城市之间的竞争是项目的竞争,现在是项目、资金和人才相结合的竞争,今后是是人才的竞争。”王永昌说,人才才是王道。 第五,培育一两家高端的综合性大学,打造高端的人文环境。新时代高端人才除了看中金钱待遇,更重视的是社会服务体系、文化环境等社会生态链的完备性。如果大学人文环境上不去,城市的品位就很难提高和持续。文化自信才是最根本、最基础、最广泛、最深厚的自信。 ■相关链接 宁波的独角兽如何养成? 最后,王永昌教授就《东南商报》发表的关于宁波为何没有独角兽的问题,结合现场的听众提问,为宁波提出了思考。 “独角兽企业开始都很小,宁波大东西太多了,这是宁波的优势,但是‘大东西’掩盖了‘小东西’。”王永昌说。 杭州为什么能发展那么快呢? 在王永昌看来,第一,杭州这些年来始终非常重视科技进步和发展科技型企业。“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杭州市就专门去寻找一些成长性科技型企业,要筛选出一批重点扶持,当时任务落到我头上,选了一二十家,阿里巴巴当时还在破房子里面,很小。”王永昌说。 第二,这几年杭州的智慧经济和企业的结合抓得非常紧,是作为一号工程来落实的。 第三,杭州的人才和环境。浙江大学本身容易吸纳和影响人才,人才容易聚集在一起,形成人才群体效应。 第四,杭州舍得投入又抢抓机遇,如拿出地来打造梦想小镇、滨江新城等;如我们这两年才知道区块链这个概念,但杭州早就把它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来扶持,杭州余杭专门拿出一块地扶持几百亿规模的区块链园区。 王永昌还对一起参加论坛的杉杉集团掌门人郑永刚称赞有加。“现在的杉杉是浙商、宁波企业家的典型个成功的案例,它从一个做服装的乡镇企业成长为如今做锂离子的高新技术企业,不但做到中国第一,而且市场占有率达到世界的30%。”王永昌教授指出,“这说明,其实宁波这样的企业也很多,问题就是要大家形成共识,对新技术、新产业一定要舍得扶持。扶持他们就是扶持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