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上午,浙江举行全省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共653个重大项目参加,总投资达8205亿元。宁波精选了68个项目参与全省集中开工活动,总投资969亿元,排名全省第二。 当天,宁波同步启动了全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包括上述68个项目在内,共有92个项目,总投资1279亿元,年度投资270亿元。 杭甬复线工程总投资190亿元 市发改委透露,这批重大项目工程投资额均在2亿元以上,并能在今年6月底前开工。 从项目分类看,92个重大项目中,工业、服务业占比70%,共有64个,总投资832亿元,体现了宁波以实体经济、民间投资为重点的产业布局特色。 另外,交通项目6个,总投资264亿元。其中,杭甬复线工程是宁波本次集中开工的最大项目,总投资190亿元;城建项目8个,总投资83亿元;民生项目11个,总投资47亿元;农林水利项目2个,总投资33亿元;能源项目1个投资20亿元。 2018年全市共安排市级重点建设项目197个,总投资5045亿元。今年的项目更加注重导向性,着重安排了一批新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制造2025项目以及文化创意、总部经济、特色小镇等现代服务业项目。通过进一步拓展和优化产业链,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截至今年2月底,已完成投资98亿元,占年度计划12%。47个新开工项目中有吉利落料线与热成型线项目一期、江北大河整治工程二期等8个项目,占年度计划的17%。 重点投资先进制造业 作为工业大市,宁波一直将制造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汽车及零部件、电工电器、纺织服装等为支柱的产业集群。 从数据看,工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项目成为今年宁波投资发展的重点。 全年安排杭州湾方太理想城、鄞州奥克斯智能空调、均普智能制造生产基地等42个重大工业项目,总投资923.58亿元,计划年度投资212亿元。 作为宁波经济第一军团,汽车产业的投资布局备受关注。 为完善汽车产业布局,带动上下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今年宁波集中安排了圣龙年产680万套汽车零部件、敏实汽车研发中心、吉利汽车60万套乘用车前后桥总成生产、嘉丰汽车年产30万套智能乘用车整椅、吉利杭州湾新区年产100万套座椅、吉利杭州湾新区年产50万套电池包等6个重大项目,总投资额达124亿元。 其中,圣龙年产680万套汽车零部件项目,位于五乡镇中车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17亿元,预计2023年建成后,年产值将达65亿元,将为鄞州现代电车小镇的创建注入新的活力。 据圣龙公司副总裁罗力成介绍,一期项目将于今年11月建成投产。公司研发的轮毂电机,可替代传统汽车的发动机变速箱,是下一代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驱动系统之一。目前,公司已与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展开深度合作。 同时,年内还有杉杉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拓普年产150万套汽车智能刹车系统生产等一批汽车相关产业项目落地。 不过,从已公布的重大项目清单可见,宁波在智能汽车方面的产业布局仍显欠缺。 弥补服务业短板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业比重,应该是逐步上升并突破50%以上,从而使得产业结构向着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方向提升。目前,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比都在70%以上。 2008年,宁波第三产业占比为40.2%。经过十年发展,2017年占比增长至47.4%,但与全国平均水平51.6%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为弥补服务业发展短板,今年宁波加大了项目安排及投资力度,计划总投资775.12亿元。 东部新城城市之光、江北湾头城市综合体、宁波移动4G/4G+网络建设、慈溪轻纺布料城、中远海物流宁波电商物流园、宁波新世界广场、东钱湖国际教育论坛等34个重点项目有望成为今年宁波服务业发展新引擎。见习记者 黄海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