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文燕 一件看似普通的黑色氨纶紧身衣,可以时刻掌握你的体征数据变化。在浙江走运健身股份有限公司,系列智能穿戴设备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公司董事长刘福生介绍说,随着低维材料、纳米材料、发光纤维等新材料的应用和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引入,智能服装正在成为可穿戴领域的下一个风口。 A 寻找健康场景运用 刘福生,是名80后,17岁开始,接触中医针灸推拿,从学徒到被客户追捧的针灸师,再到自己当老板开塑身养生店,十多年下来,刘福生接触过的客户有几千位,还有一些成了他的忠实拥趸。 这些客户都有共同的需求,追求健康和美丽,为此,他们不惜花费重金。 但是,针灸毕竟是一种侵入性的治疗手段,去健康房健身吧,又难以坚持。在与客户接触中,刘福生意识到,如果有更高效更便捷的方式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感知自己身体的变化,肯定能虏获消费者的芳心。 这时候,智能可穿戴服饰进入了他的视野。随着智能科技的发展,大到智能建筑、智能停车,小到智能音箱、智能耳机,都极大地改善着我们的生活,智能化也成为服装发展的趋势,“智能可穿戴”正全面从概念走向现实。 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正在崛起中的大市场,这些信息给了他很多灵感:能否将中医原理融合科技手段植入到服饰中呢? 虽是草根出身,没有相关学识的专业背景,但是,他敢做敢想,开始找科研机构合作。 经过几年研发,去年3月,走运股份的智能可穿戴服饰正式试水。 一件紧身衣,里面大有讲究,内有17块银纤维芯片,分别对应人体的不同穴位,再采用智能微电技术,作用于人体各大主肌肉群和脏腑反射区。刘福生说,这是把中医学同生物电学技术有效结合在一起,根据人体经络的走向与病症所处部位,采用适当电量刺激经络,可以达到促进全身血液的效果。 衣服还能进行身体数据的采集。嵌入在衣服中的柔性传感器可以监测到穿戴者的心率、体脂、心电、体围、温度等各种数据,这些数据在手机APP终端实时显示,可以为穿戴者健身和健康管理做数据指导。 B 提供数据服务才是出路 目前,走运公司以智能穿戴为核心,形成了男女老少皆可穿戴的系列产品,产品涵盖手套,内裤,裤子,连体服,定制化服饰等。 刘福生说,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包括人在内的万物将数据化,而人的数据化最关键的载体之一就是依托于智能服饰,可以想象,智能服饰将是一个潜力巨大的蓝海市场。 根据有关报告预测,智能服饰装置市场出货量将从2017年的500万部增长到2022年的3100万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5%。继智能耳机之后,智能服饰在穿戴式设备中增长速度排第二。 目前,众多传统企业已纷纷成立了智能产品实验室,与高校和科研单位进行合作。例如,世界上首款能够自己系带的运动鞋——耐克HyperAdapt Trainer 1.0已经上市。而在国内方面,李宁、安踏、361°等传统运动品牌在智能鞋方面都有所尝试。 走运公司也与中科学力学研究所苏业旺博士成立了研发中心,合作开发新一代传感材料。 刘福生说,人身体的基础数据可以判断或预测一个人疾病,比如一个患有乳腺疾病的人,其乳腺温度就会有细微的变化,这种细微的变化需要有更加敏感的传感材料,他说,今后他们的服装可以监测到0.1℃的温度变化。 今后他们还将赋予智能可穿戴服饰更多的功能。比如将LED屏幕等电子元件嵌入服装中,用户通过手机APP就可以控制屏幕显示的亮度和内容,满足年轻一族的个性化需求。 刘福生表示,在不久的将来,用户穿上他们的服装,就会将健康数据传输到手机APP,通过手机APP可以发送个人健康报告,提示可能的疾病风险,推荐合适的健身计划,智能服装将会成为用户的私人健康管家。 为了让用户有更好的体验,APP还将引入线上老师做健身指导,以及融入更多娱乐、社交功能等。根据公司的规划,走运公司将形成以后台为中心,创建大数据+大健康的全新服务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