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8版:封面报道 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4月1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年轻人是宁波戏剧票房的中坚力量

    记者 王心怡

    在不算短的一段时间里,戏剧都被视为是文艺青年把玩的“物什儿”,是一小部人精致活法的体现。近年来,这个刻板印象逐步被打破,戏剧市场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

    宁波市演出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宁波逸夫剧院、宁波大剧院、宁波文化广场大剧院2017年全年共计演出355场,平均上座率达80%。业内人士称,这三家剧院的演出份额基本占到宁波市场的九成。

    戏剧在舞台上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像是一场大型的文化创意社会实验,检验的恰恰是宁波人对戏剧的接受程度和参与程度。这其中,宁波年轻人的票房贡献力惊人。

    戏迷

    宁波人不是不懂戏,只是少了识好戏的机会

    人物

    顾佳 戏龄:10年 身份:媒体从业者

    王鹿 戏龄:4年 身份:大学刚毕业

    顾佳对3月8日的感情绝对不是因为“三八”妇女节。

    十年前的3月8日,她在宁波大剧院看了她人生中的第一部戏剧。当时,茅威涛的新版《梁祝》让她震撼,原来耳熟能详的中国传统经典爱情故事还能这么演绎?

    曲调舒缓柔美,擅长将男欢女爱演到极致的越剧剧种,实为最适合演绎梁祝传说的艺术种类。而茅威涛跳出越剧本身,引入话剧、舞台剧的表现手法,既承接了观众对这个经典的一切记忆与情感联系,也成功地重述了经典,使之在人文和审美上,更符合现代观众的欣赏诉求。

    被打动,进而入坑便是件顺理成章的事了。

    大学四年在上海读书的闲暇时光,就被顾佳这么“不务正业”了。她还记得,当时一张戏票15元,一张话剧票100元,虽然都是坐在“山顶”最差的位置,但颇为知足了。一年到头,看六七十场演出不在话下,她都会列个表格存下来。

    十年十张表。

    2012年大学毕业后,顾佳回到宁波工作,用她的话来说,简直就是从富饶之乡到了贫瘠之地,精神层面上的那种。

    于是,家里的某个角落安静地躺着一只旅行包,装着上海、杭州、苏州等各个城市的交通卡和一副望远镜。忍得难耐了,顾佳就刷票网,随时随地准备拎上包就走。

    国内现场娱乐票务营销平台大麦网联合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共同发布的《中国现场娱乐消费洞察报告(2012—2017)》(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跨城观演成风潮,距离不再是粉丝去现场观看演出的障碍。从2012年到2017年,用户跨城观演的票房贡献占比从19%增至32%。从跨城观演的粉丝比重维度来看,受一线城市辐射,苏州、宁波、佛山3个城市的现场娱乐诉求非常强烈,跨城观演粉丝占这些城市的观众比例超六成,爆发出较高的票房潜力。

    顾佳坦言,只要是好剧,万水千山都会去。虽说带了点文艺气质的“夸张”,但显然,戏剧已经成了顾佳的日常。

    后来,在这万水千山里,宁波大剧院、宁波文化广场大剧院、宁波逸夫剧院等宁波本地剧院开始占据一席之地。2016年,她看了99场演出,票价总共6000多元,加上交通费、住宿费没一两万元下不来。

    “家门口”看戏最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省钱,其次,就是她从中找到了宁波在戏剧上表现的新意和诚意。

    2017年9月23日到10月23日的这一个月,她最激动,第十五届亚洲艺术节携23场演出共19个剧目来甬,她几乎看了一半以上,话剧《明年此时》、杂技剧《Sokha》、形体剧《水生》、舞剧《朱鹮》等,如数家珍。

    其他日子里,宁波戏剧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田沁鑫的《青蛇》《北京法源寺》是她近几年在宁波看的较为理想的剧,融戏曲手法于话剧,形式新颖、表现大胆、视角独到,记忆中当时的上座率能达到九成。

    顾佳觉得,宁波人不是不懂戏,只是少了识好戏的机会。

    差不多的话,90后王鹿也说过。她说,只要剧目足够优质,宁波人其实是非常乐意走进剧院的。

    王鹿和顾佳没有交集,如果非要扯上关系的话,她们共同在宁波看过靳东、陈数主演的《海上夫人》,这是一部讲女性意识觉醒的话剧。就她观察,该剧八成的上座率里年轻人居多。

    《报告》显示,2017年,“90后”在现场娱乐消费人群中的票房贡献最大,达58%,其中,“95后”占比为20.6%,这意味着10个人中就有2人是“95后”;“80后”的贡献排名第二,占比为34.13%,而2012年,其贡献率还遥遥领先,达到54%以上,之后逐年下滑;“70后”占比近年来小幅下滑,目前仅为5.66%。

    王鹿说自己够实在,算不上“什么剧都通吃”那种类型的戏迷,选择一部剧会挑时间、挑价格、挑座位、挑性价比,当所有勾都被勾选上后,才会下单付款。

    “所幸,宁波有些‘明星剧’已经演出好口碑了,挑它们准不会太出离。”王鹿所谓的幸运恰恰是顾佳所“诟病”的。

    在顾佳看来,“明星剧”来宁波的那段时间,大家交谈的都是剧,这种氛围让她感到很惊喜也很舒服,可当演出结束后,大家的兴趣便不再盎然。

    她承认,“为星而来”的观众和“为戏而来”的观众本质上不冲突,也承认《暗恋桃花源》的确为宁波的话剧市场注入了一股活力,但最理想的状态不应是惊鸿一瞥,而是源远流长、润物无声。这样做,需要剧院经营者和运营者有眼光、见识和魄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