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5版:封面报道 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4月1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傅瀛洲:创意市集是蓝海

    见习记者 马欣宜

    2013年,一种主打创意与设计、以年轻人为主要目标群体的新兴业态——“创意市集”开始在北京、上海冒头。其时,90后傅瀛洲经营着一家从事视觉摄影、艺术设计、跨界创意项目的工作室目童studio。他利用当时的工作资源,集结了一帮来自杭州及宁波本地的设计师朋友,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在工作室楼下的新芝路8号创意园策划了第一次市集活动。之后,通过向商场收取企划费用,有眼团队实现了创意变现。“不光是在宁波,这种合作盈利模式在全国范围内也是首创,其他城市的市集主办方纷纷效仿。”

    他认为,目前创意市集市场还留有很大的空白,完全没有到达饱和的程度。“我们一家主办方倾尽全力也只能做到20场左右。据我们估算,按照市面上已有的资源,宁波一年可以承接的市集饱和量在500场左右。”

    A 试水创意市集获得良性反馈

    “纯粹觉得好玩。”傅瀛洲说,“然后觉得,宁波也可以有创意市集。”

    谈起第一次市集的情况,傅瀛洲依然记忆犹新,“当时的市集比较简陋,活动也没有主题,名字就叫‘有眼事体自由市集’。招募了三十来个摊主,在豆瓣、微博等社交平台上简单做了宣传,到底会有多少人来,其实我们心里也没底。”

    然而活动反响之热烈大大超过了傅瀛洲的预期,将近一千个人来到新芝路8号体验市集、交流同好。当天,家住洪塘的孙小姐在豆瓣上看到了活动的预告,特地驱车来到新芝8号,想搜罗几样特别的手工物件。“以前去上海、杭州的时候看到过这样的市集,在宁波还是第一次,希望以后多点这样的市集。”

    初次试水获得的良性反馈,让傅瀛洲和他的有眼团队备受鼓舞,在2013年剩下的4个月,他们趁热打铁,“每月一集”,承袭第一次的风格,又策划了“四弹”主题市集。囊括了胶片、古着、占卜、街拍、民谣、刺青、手作、画展等一系列小众文化创意要素,招揽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设计师,也积累了一批忠实粉丝。

    “事实上,人们很多时候都会想周末去哪里逛逛,在国外,二手市集往往会是一个好的选择。许多手艺人、设计师会带着自己的产品来到市集上摆摊,爱好相同的人也有机会交流。”傅瀛洲说,“我们就想在宁波也做一个这样的创意市集,一方面给设计师、手艺人提供展售的平台,另一方面也让宁波爱好文艺的年轻男女有个好玩的去处。”

    B 吸引了一大批“忠粉”

    在傅瀛洲看来,市集嘈杂、多变,充满了意外、创造力和人情味。没有大商场精心修饰的橱窗和堂皇的吊灯,但能让人们放松下来,丢开疑虑和戒备,悠游其间,寻找、发现和创造美的东西。

    输出这样一种有别于主流商品经济文化的生活方式与理念,是傅瀛洲做市集的情怀,可情怀往往也是昂贵的。策划一次市集,从主题定制、场地选择、摊主招募到现场布摊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在没有摸索到明确盈利模式的前6个月,尽管所办活动反响不错,有眼团队也只是苦苦支撑,徘徊在走与留的边缘。

    傅瀛洲苦笑着谈起最初的艰辛,“基本就是贴钱在做这个事。”

    幸运的是,2014年年初,有大型商业中心看中了市集导入客流、带动人气的功能,向傅瀛洲递出橄榄枝,邀请有眼团队在商场内帮他们策划一场市集。由此,有眼团队接到了第一个商业合作邀约,也勾勒了市集与商业综合体合作盈利模式的雏形。

    2014年,有眼团队成功扭亏为盈,并有了约30万元的营收。傅瀛洲的心定下了,“当时我想,这个事情可以继续做下去了”。此后,来自各大商业综合体的邀约一路增长,银泰江东店、天一东门店、宁波文化广场、集盒……有眼团队几乎和宁波所有的商业综合体都有过合作,与商业综合体合作的盈利模式也在实践中日趋成熟。2017年,有眼团队的营收增加到120万元。

    与此同时,有眼市集的影响力也大幅上升。最初有眼市集的官方微博阅读量只有几千人次,现在单条微博最高阅读量能达23万人次,前来参加集市的人数单场最高峰能达4000~5000人,其中有不少是长期参与的“忠粉”。

    C 在商业化与保持调性之间寻平衡

    在有眼市集搭建的平台上,社交平台、商场、独立设计师、品牌商、消费者,都可以被巧妙地链接在一起,衍生出奇妙的化学反应。傅瀛洲认为,在落地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商业模式后,市集应该保持这种区别于商场、购物中心等传统的零售业的独特调性,聚集更多的文化价值。因此在市集发展模式的探索上,有眼团队主要诉求是在商业化与保持调性间寻求平衡。

    事实上,早在2016年,已经有不少投资机构接洽有眼团队,在某次路演活动中,他们也获得过4800万元的意向投资,但傅瀛洲最终没有接受投资。“投资人自然希冀我们能有更快的发展、产生更高的盈利,但这与我们对市集的理解是相悖的。”对于创意市集的发展形态,傅瀛洲有冷静的认识。“市集必须坚持自己的调性,坚持走小而美的路线,与主流商品消费文化区别开来,才会给城市的文化建设带来持续的动力。

    “投资机构对文化业态的理解往往不够深刻,文化业态的经营应该是细水长流的,如果急功近利,是很容易消失的。”傅瀛洲表示,目前有眼团队的营收足够支撑开支,比起投资,他们更想做的,是尽可能保持自己独特调性,形成一种文化氛围,然后寻求一种传播的可能性,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傅瀛洲说:“我们不会把别的市集主办方当做竞争对手,反而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