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乐骁立 在宁波一直流传着一句方言俚语——“不能讲(北仑港)、不能去(北仑区)、讲不去(江北区)、还是去(海曙区)。” 看似一句不经意的方言谐音段子,却饱含了辩证的智慧,道出了北仑置于宁波的不可替代性。作为改革放开的桥头堡,北仑依托世界大港与开放先行优势,步步为赢,成为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区县之一。 而在宁波获批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之后,北仑这个制造业重镇也正不断树立新标杆,迈向新征程。谋定后动、步伐铿锵! A 夯实工业之基,厚积薄发 借世界大港这一与生俱来的优势,北仑在90年代引进了众多外资及港澳台资企业,台塑、敏实等企业坐落北仑,包括石化、钢铁等临港工业在一段时间里成为北仑的支柱产业。为北仑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技术、人才、政策及营商环境的原始积累。 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引导与规划,老的传统工业不断升级,势头不减。 2017年,北仑本级60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846.20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同时,北仑本级产值超亿元企业223家,超10亿元企业41家,超百亿元企业6家。规上工业中临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840.57亿元,比上年增长19.3%,拉动本级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2.4个百分点。其中,2017年化工行业实现规上工业产值676.9亿元,同比增长22.81%。同时,北仑也加快推进了纺织服装产业时尚化发展,2017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65亿元,同比增长10.4%。 除了临港工业,北仑工业另一个令人称道的传统产业便是装备制造业,特别是北仑的模具产业。模具被称为“工业之母”,对制造业的意义不言而喻。而在全国乃至全球制造业,北仑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目前,北仑区直接或间接与国际顶级品牌配套的企业就有40余家。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北仑模具企业积极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改变了以往模具产业“笨、粗、黑”的形象,走出了“高、精、尖”的转型升级之路。 “我们引进的先进设备,为企业打开了全球高端汽车模具市场的大门。”君灵公司副总经理胡宁安介绍,公司不仅是国内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吉利汽车等知名汽车公司的模具供应商,还为德国大众、日本雅马哈等国际知名汽车公司提供优质的模具。据统计,君灵模具拥有实用和发明专利40多项,授权实用专利30多项。 同时,北仑区政府部门大力推进、引导企业机器换人,使生产效率大大提升。 宁波臻至机械模具有限公司引进新设备后,操作员只要事先将所需要的刀具放入机器的刀具库内,并且设置好顺序和时间等编程程序,按下“开始”按钮,机器便开始自动运转。 “以前需要两三个人照看一台机器,还忙个不停,现在机器全自动化了,员工工作强度减轻了不少。”公司副总经理周金荣说,公司还引进了资源共享平台,一副模具可以由多个员工参与设计讨论和研究,让好的点子和想法碰撞出火花。 去年,大碶高档模具产业基地先后获批“全国压铸模标准化示范基地”和“中国压铸产业示范基地”,10家企业入围中国压铸模具企业综合实力20强。 同时,以模具这一工业基础为依托,装备制造业成为了北仑最大的支柱产业,海天的注塑机、菲仕的伺服电机、吉利罗佑的汽车发动机等高端装备早已蜚声海外。 据北仑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全区装备制造业延续2016年的发展势头,实现装备制造业增加值237亿元,同比增长16.2%,占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7.1%。其中,专用装备产业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82.9亿元,同比增长32.99%,超出全市平均增速15.4个百分点。 基础制造装备、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技术、基础材料是中国制造2025工业强基工程中最重要的“四基”,北仑区之所以能厚积薄发,正是因为夯实了工业之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