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2006年,南部商务区内开建宁波第一幢高度超过200米的建筑——“宁波市商会·国贸中心”,其206米的高度冠绝全城。但它的建成要到2011年。在那之前,宁波的中心依然在三江口。 2006年前后,新闻中被提及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改革进入深水区”,中国制造在全球面临着挑战,西方国家对华的贸易救济措施发生频率直线升高(参考之前推文:血泪斑斑!宁波20年外贸反围剿)。 反观国内,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在收入暴增后,展开了一波滞后但又无比猛烈的爆发。 耐克、阿迪达斯等为首洋品牌以扫荡式的姿态,疯狂席卷东部沿海城市,宁波的天一广场周边(算上银泰、二百),方圆一公里内竟有耐克专卖店7家之多。开明街、新街口总有那么几个小青年拦住学生,问:“要鞋吗?200块钱买耐克。” 迎合消费者需求升级的洋品牌不仅仅体现在吃穿用物上,城市的天际线也被外国品牌所标注。 2008年,160米的宁波万豪中心酒店在解放桥畔落成;2010年,150米的宁波香格里拉酒店在灵桥东开业;2011年,157米的宁波威斯汀酒店在灵桥西对外营业。 摩天大楼进入“酒店时代”,意味着会议、旅游、商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逐渐成为城市的基础功能,而酒店正是承载这些功能的综合体。 那时,带着孩子在星级品牌吃顿自助餐庆祝生日,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末去肯德基开生日PARTY。 2008年,雪灾、地震、股市从2007年的6000点高位不断下行、房价不断上涨。人们似乎对财富、对发展有了新的认识,摩天大楼貌似不再能够使人迅速分泌荷尔蒙了。 2009年11月11日24点,淘宝商城双十一交易额突破5200万元,一个时代正在悄然开启,但宁波没有准时赴会。 4 2011年,前文提到的“宁波帝国大厦”、宁波首栋超200米的建筑——宁波市商会国贸中心挺立在了鄞州中心区,2002年撤县建区后的鄞州以强势的姿态走到了舞台中央,总部经济的脉搏在宁波南部跳动,鳞次栉比的鄞州中心区取代三江口,成为城市宣传片中最亮眼的镜头。 随着高圆圆主演《搜索》在那一年上映,南部商务区、和义大道、天一广场等宁波地标性建筑借剧中人物的活动也进入公众视野。 宁波高楼迈入“总部经济”时代。 但2008年开始的经济危机、贸易寒冬,让宁波这座外向型城市显得有些疲惫,宁波GDP排名在2008年冲高到全国城市12位后,开始逐渐下滑。 外部,互联网的连接革命正在改变世界,2012年手机网民规模首次超过台式,移动互联所带来的产业红利未能最大程度地惠及宁波。 省会杭州2008年的头部名企是万向、娃哈哈,如今变成了阿里、海康,而宁波…… 也是从那时开始,国家为应对危机,开始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一场由投资掀起的造城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中国城市的天际线开始剧烈变化,无数的摩天大楼开工建设——上海中心632米、武汉绿地中心606米、深圳平安中心588米、天津117大厦597米…… 而宁波的高楼也正迈向东城时代…… 5 自2005年1月18日“书香景苑“安置小区破土动工,宁波的东部新城建设拉开序幕。 2013年,国航中心·环球航运广场落成,楼高256.8米,宁波高楼突破250米大关。宁波这座以港口闻名于世的城市,以港航之名迈入新时代。 很明显,这一轮的城市竞争是集聚资源能力的竞争,而集聚资源的关键在于枢纽建设,宁波港口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2014年,国家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2015年,国家亮出“中国制造2025”重大战略;这无疑是宁波发展的新坐标与机遇。而宁波也正在努力把握这些赶超发展、争先进位的机会。 上周,开工的宁波中心,意味着以杉杉为代表的传统企业走出了转型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迈入“400米”高度的宁波在改革开放40年的关键节点,仍是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 但摆在宁波面前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产业亟待升级、人口亟待导入、高教亟待提升;另一方面,人们的生活焦虑程度不断上升,财富的保值增值、子女的教育就业不断让人迷失在水泥森林中,无暇抬头望向由高楼组成的城市天际线。 大胆猜想,也许400多米的宁波中心落成那一刻所带给宁波的震撼,可能会远不及当年的中农信,但我们希望你能保持一份童真,停下匆匆的脚步,当一个“数楼”的孩子。数错了,便从头开始,不忘初心,无问西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