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姓名:徐旭昶 籍贯:宁波奉化 职务和荣誉:香港华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裁 宁波市侨商会会长 香港华侨华人总商会常务副会长 浙江省国侨书画院院长 浙江省政协委员 浙江省爱乡楷模 宁波市政协委员 宁波市荣誉市民等。 座右铭:踏实做事,诚恳做人 徐旭昶饱蘸浓墨在宣纸上运笔如飞,时而勾勒,时而点皴,不一会儿,一幅酣畅淋漓的牡丹图出现了,一朵朵怒放的牡丹姹紫嫣红,生意盎然。这是怒放的生命。在徐旭昶20多年的企业经营中,这样如花的怒放让他的激情与梦想得到了尽情地挥洒。 地产、教育、工业产业园、连锁酒店、文创旅游、医养结合、风投基金……他掌舵的香港华信集团有限公司的多元化布局正是一个个梦想开花的过程。梦想是徐旭昶成就事业的原动力,激活了他生命中的全部潜力。 记者 薛智谊 A 22岁赴港“闯”业 徐旭昶声音宏亮、身材高大。他身上有着深入骨髓的商业进取精神,浑身散发出一种渴望,时刻准备着行动,具备吃苦耐劳、精明干练、通晓生意、蓬勃而坚韧的生命力等“草根精神”。他将自己成长和创业的过程向记者娓娓道来—— 奉化裘村镇陶坑村,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农家子弟徐旭昶就出生在这里。不久前,他还回到老家,看到父亲与少年时的他辛苦挖山运泥三四年建成的老屋,他浮想联翩,写了一篇深情并茂的文章—— “就是这老房子,一个令人无法不去依恋的地方。也许,不过是几间普通的房屋。也许,不过简陋平凡的一扇灯火。然而远远望见,却总是心生温暖。儿时看到那窗口的灯火摇曳,抚摸着熟悉的门板,闻到厨房里洋葱炒土豆的香味,我知道家正等候着我的拥抱。于是,总是在放学回来的时刻,会心微笑,喜欢扭开墙门门锁的声音,喜欢特有的地瓜叶气味,喜欢归来的心情……” “我偶尔梦回故里,院中还挤满淡粉的月季,盛开的山茶花。我的家,从那里开始,我的家,曾经是一座盛开的百花园。” 在这篇千余字的文章里,徐旭昶深情地诉说着对家乡的眷恋,也诠释了他对人生的理解——我们跋山涉水穿越红尘,抵达的不是远方,而是内心最初出发的地方。 徐旭昶小时候学习之余,他就常帮家里干农活。因此,炼就了一颗农家子弟谦虚谨慎、不怕苦不怕累的上进心。 1995年大学毕业后,徐旭昶和妹妹移居香港,与在港打拼多年的父母团聚。那一年,他22岁。徐旭昶在舅舅的装饰公司谋到了第一份工作,每天上班要坐几个小时的车,一天至少爬4次50多层高的楼梯。刚来香港时生活充满艰辛,但他凭着一颗朴实诚恳的心得到了香港宁波帮老一辈的认可。1997年,他在香港几位资深前辈的支持下创办了香港华信集团有限公司,徐旭昶任董事副总裁。1998年,徐旭昶受宁波市政府之邀参加宁波国际服装节,他深深感受到了家乡的巨大变化和蕴藏的无限商机,回港后在董事会上提出到内地投资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1998年底,徐旭昶带着筹集的5000万港元,踏上了回乡创业之路。 在香港的历练让徐旭昶有了超常的眼见和胆识,一个个项目也很快在宁波落地:奉化的准五星级华信国际大酒店,北仑的黄金海岸开发项目,镇海的宁大花园开发项目,余姚的“浙商1号”产业园项目,鄞州的华信医院养老院项目等等……至今仅仅在宁波地区,就投资了近30多亿元人民币。 B 用情怀建设宁大花园 2004年,徐旭昶遇到了人生中最大的考验。那一年,华信投资开发的宁大花园和宁波大学签订了售房协议,承诺以每平方米1800元的价格卖给宁波大学的老师。然而,由于钢筋水泥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到2005年9月开盘销售时,面向社会的部分均价是4000元每平方米。 “几位董事极力反对,提出在每平方米1800元的基础上增加500元公司才不会亏本。但承诺过的事情怎么能改呢?做生意最重要的是诚信。”在徐旭昶的坚持下,公司最终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回忆往事,徐旭昶说:“当时就是一种情怀,我想的就是建好宁大花园,不要让老师们每天上下班跑很远。” 当时,所有资金都投在项目里,春节,徐旭昶没有回香港与家人团聚,他不敢去亲戚家串门,就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子里,十余天足不出户,靠电视报纸度日,备受煎熬。 历史总有许多相似。老一辈“宁波帮”沈祝三建武汉大学时也是遇到建材价格不断上涨,但他坚持“毁家兴学”,亏本24万银元修建了武汉大学最早的一批建筑。他的公司汉协盛也因此而破产,然诚信的事迹有口皆碑。 时代不同,徐旭昶的公司当然不会因此而陷入困境。承受着太多的委屈和痛苦,徐旭昶没有被打败。随着经济的回暖,2005年底,华信集团在河北、广东、宁波等地的项目相继启动。华信拆借资金倾其所有参与大开发浪潮中,徐旭昶将多年来所赚的资金继续扩股,逐渐收购了其他股东的股份。2005年,徐旭昶在华信集团的股权从不到20%上升到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