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0版:甬商 讲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4月20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父亲是我见过的最勤奋的人

梅森和父亲梅迪华合影。

    记者 黄海涛

    儿子:梅森

    父亲:梅迪华

    2004年6月的一天晚上,浙江万里中学一教室外,一对中年夫妇时不时望着教室里安静自习的儿子,眼里满是喜悦与期待。

    那时我正在紧张地备战中考。记忆中,这是我上学以来,父亲仅有的一次来学校看望。

    短暂见面半个小时后,他留下几句鼓励的话,就开车匆匆离去。

    小时候,我跟父亲相处的时间非常少。

    从小学一年级,我就被寄存在班主任家,二年级开始又转到了寄宿学校。小学到初中,我都是在“别人家”成长的,高中开始又去了英国留学,他忙着打拼自己的事业,没时间管我。

    我出生的1989年,他已经下海经商了,关于他的记忆,多半是忙碌的身影。

    对我来说,父亲的形象既熟悉又陌生……

    从开始创业到现在30多年了,父亲从来没有真正停下来休息。在工作面前,他一直像个充满激情的斗士,不断用自己的坚持,去翻越阻挡在前面的一座又一座高山。

    他是我见过最勤奋的人。

    A 追随改革潮流

    父亲出生于1962年,在家排行第四,名叫梅迪华,是奶奶取的。

    奶奶出生于书香门第,受过良好的教育,思想开明。她破例没有用宗谱的行辈字派,而是取名迪华,即自由走中华的意思。

    她认为好男儿志在四方,希望我的父亲长大后能多出去闯荡,开阔视野,成就一番事业。

    或许是被这种美好的愿望影响,我父亲也真如奶奶所愿,以一个眼镜厂业务员的身份跑遍了全国。后来在一个机缘巧合之下,他在杭州被聘为城站百货钟表眼镜部负责人。

    1980年代,被视为一个重要转折点,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开始由农村转向城市。

    1984年年初,邓小平南巡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改革潮起,人心澎湃,一大批有着强烈经商意识的人开始把“铁饭碗”扔到了一边,一头扎入“商海”大潮中,个体户及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我父亲也追随着这批改革先行者们的脚步,于1987年开始了创业——创办了宁波博士眼镜钟表有限公司。

    第一家店开在江北老外滩边上的玛瑙大厦。

    打从有记忆起,我对父亲的最初印象就是在这家店里忙进忙出。

    而我的童年也差不多是在这家店的磨片室里度过的。

    当时年幼的我,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磨片室里,制镜师将圆圆的玻璃片加工成眼镜框的形状再组装在眼镜上,这一系列帅气的动作,深深地吸引着我。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