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沈孝年父女俩合影 |
C 公司升级,我为爸爸出份力 2008年,大学毕业后,我回到爸爸公司帮忙,负责财务和工程项目管理。我在金桥这些年,自认为也帮助爸爸公司的转型出了一份力。 我刚接手那会,公司在处理项目时,还是依靠人工记录甚至口耳相传的传统运作模式,这样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很容易发生账目不清的问题。于是我决定对公司进行一番升级改造,哪怕改革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爸爸和老员工们习惯于传统方式,他们认为这样简单直接,还有人情味。所以要让他们改变十几年的习惯,转为电子化办公,实在困难,更何况他们多数人还不会操作电脑。我只好先“将”爸爸一军,把他先“制服”了。再经过几个月的磨合,大家终于慢慢适应了。 这两年,我还在尽力为公司做出更多的改变:找宁波创二代联谊会的朋友请教企业管理的经验、做公司网页和微信小程序提高公司的知名度…… 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公司的客户群体能从宁波拓展到全省乃至全国。 D 情义当先回报乡村 说到爸爸的个性离不开一个“义”字。前几年,有一位老员工因为赌博欠下巨额高利贷,为了躲债,他跑到了外地,不敢与人接触。爸爸知道后,费了很大的心思把他找回来,不仅帮助他还清了债务,还主动加薪挽留。 不过,赌场是个无底洞。一年后,这名员工又赌上了,感觉无颜面对公司的他选择了主动离开。但念及旧情,爸爸一直在给他交社保。有了对员工的情义,才有了公司的凝聚力:爸爸公司的核心成员大多跟随他十来年,鲜有主动离职的人。 爸爸一直把回报乡村铭记在心,并身体力行。大家还记得2008年初覆盖全国的那场大雪冰冻灾害,当时地处山区的家乡积雪封路,村里人进出困难。爸爸主动将大家组织起来,并垫钱为村里铲雪清路。爸爸一直守护着村里传承多年的习俗:不仅资助修缮过村里的沈氏祠堂,每年还为过生日的老寿星献上一些礼物。正因如此,爸爸在村里的口碑非常好,很有威望。每次回家,村里人都轮流请他吃饭。 在我这个女儿心目中,爸爸永远是最疼爱我的人。虽然农村普遍重男轻女,可在我们家里完全相反,爸爸一直近乎溺爱地宠着我。小时候,爸爸常常在村里的石凳上为我梳头发。等我渐渐长大,手头并不宽裕的爸爸从来没在物质上对我有丝毫的亏待,基本是有求必应。当我有能力帮他经营事业时,爸爸也从未向我吐露过半句工作上的艰辛,连应酬都很少叫我。 E 爸爸圆我民宿梦 一直以来被爸爸保护的我,终于有一天想到了以另一种方式为他分忧。2015年,我决定在协助爸爸的工作之余,在家乡四明山区创办民宿品牌“句余客栈”。 这个决定不仅是为了开拓新业务,还有圆爸爸乡村梦的初衷。爸爸这些年操劳过度,患上了偏头痛,但每次回到家乡,病就会奇迹般地好起来。所以我才想到把家乡的民宿做成爸爸心中渴望回归的家园,让爸爸亲自参与民宿的装修设计,做成他喜欢的样子。现在,他每个月都会回去住上几天。 我办民宿的初心并不是将家乡商业化,而是像爸爸一样以情怀回报养育我们的家乡。我想把小时候左邻右舍之间相互串门、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乡村重现,在这片洞天福地将爸爸身上尊老爱幼、讲信修睦的精神传承下去。不仅如此,我还想整理出家乡的民俗文化和祖辈的故事,把“沈居”的品牌打造起来。 在“句余客栈”项目上,我和爸爸是互相成全的,他出资帮我实现了民宿梦,我圆了他一个扎根家乡的夙愿。 2017年宁波民宿高峰论坛上,我获得了“最美民宿女主人”称号。当灯光打在我的脸上,我的脑海里全是爸爸的身影。 那一刻,原本属于我的荣耀,突然填满了质朴的父女之情,这是市场对我打拼两年来的认可,又何尝不是爸爸给予我生命中最好的馈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