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封面报道 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4月2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一线城市重新定义:宁波跃升两个位次 居13位

    城市是人类聚集的产物。当人们不断涌入城市,这种空间实体便拥有了巨大的力量。在中国,居住在城市的人口已经超过8亿,城镇化率亦达到了58.5%。到了2050年,世界上2/3的人口将居住在城市之中。

    那么,什么样的城市是人们心中的理想城市?

    昨天,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院发布了2018年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根据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型、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与未来可塑性五大评分标准,对中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再次次排名,同时将排名5~20位的城市定义为2018年的新一线城市。

    记者 乐骁立

    “北上广深”变为“上北深广”

    4月26日,新一线城市研究院发布《2018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用170个品牌、19家互联网公司和数据机构的城市大数据,为338个中国城市重新分级。在这些城市中,评出15个“新一线”城市、30个二线城市、70个三线城市、90个四线城市和129个五线城市。其中,15个进入“新一线”的城市依次是: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天津、南京、郑州、长沙、沈阳、青岛、宁波、东莞和无锡。

    自《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发布以来,一线城市的位次三年来首次发生了变化,北京不再稳占城市榜单的第一位,上海占据榜首。

    就在这个榜单发布的当天,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力打响“四大品牌”推进大会,向世界宣告,上海将全力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这四大品牌。

    尽管城头变幻大王旗,但在代表城市人才吸引力与创新程度的未来可塑性指数中,北京依旧排名第一,但北京的城市人活跃度指数却比去年下降了一位。

    深圳的商业魅力指数在今年超越了广州,成为榜单的第三名。除了专利数量连年居首,GDP也在2017年突破2万亿元,深圳的城市包容度以及所培育出的创新土壤,使得它持久向上的生长力在中国一线城市梯队中更加突显出来。

    宁波晋升两位,无锡重回,大连跌出

    在新一线城市中,无锡经过一年的蛰伏重返新一线;重庆、苏州、郑州是位次连续3年上升的3个城市;而东北城市持续衰落,沈阳的排名下降了1位,大连已经跌出新一线城市名单,落到昆明之后的第21位。

    宁波由去年的“副班长”晋升2位,来到新一线城市的第13位,全部城市的第17位,略低于GDP排名。

    此外,我省的温州、金华、嘉兴、台州和绍兴也跻身二线城市,湖州位居三线城市,而舟山、衢州、丽水被列入四线城市。

    宁波物流通达度指数排名靠前

    新一线城市研究院官方也根据五大评价维度对部分特点鲜明的新一线城市过去一年的发展做出了评价。

    宁波综合实力与去年相比上升两位,今年排在新一线城市第13位。与综合实力排在宁波前面的青岛相比,宁波的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更强,分别排在全国第17和13位。宁波的物流通达度指数排名最靠前,在所有城市中排名第11。宁波商业资源聚集指数排在17位,在长三角地区比无锡高两名。宁波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和工作机会相关的数据都不是很靠前,创业公司数量排所有城市第19位,去年一年创业公司的融资金额排在第28位,创业平台数量在第18位,优秀本土公司数量位居第18位。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