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封面报道 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4月2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太安分 限制了宁波人的活力与想象?

    宁波人太安分?

    在城市人活跃度这项评价体系中有三项评分指标——消费活跃指数、不安分指数、夜间活动指数,这个环节,宁波仍然排名全国第17位,新一线城市第13位。

    相比之前的线下商业体消费,宁波人在线上消费的积极性似乎强烈许多。2017年,宁波的淘宝人均网购频次排名全国第五位,新一线城市第二位,仅次于淘宝老家杭州;而人均海淘频次排名全国城市第五位、新一线城市第三位。

    当然,海淘数据高起也与这些年宁波跨境电商发展不无关系,2017年,宁波跨境电子商务进口业务的交易量和交易额创新高,达到4500万单、78亿元。

    但在不安分指数上,宁波就显得过于安分了。

    无论是小黄车骑行活跃度、知乎用户活跃度、TalkingData活跃设备数量、智联招聘求职活跃度、腾讯社交活跃度(微信+QQ),这些数据宁波都排名新一线城市的末尾。

    一方面,这个数据说明宁波人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度不够高,城市不够潮;另一方面,也能反映出,由于高校的数量不及武汉、成都、西安等城市,因此年轻人基础数量不足,导致了这些较为新潮的社交网络工具使用者数量、活跃度的低迷。同样,这些也是宁波夜生活活跃度不高的原因。

    文化消费已有起色

    宁波在生活多样性方面表现不错,排名全国第13位、新一线城市第9位。

    这个数据宁波排名能够挤进新一线城市前十,主要源于宁波人爱“剁手”,线上消费商品种类颇多。此外,宁波人出去旅行、看电影的热情也不错。

    但在文化消费的种类与消费热情上,似乎就有所欠缺。

    宁波市演出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宁波逸夫剧院、宁波大剧院、宁波文化广场大剧院2017年全年共计演出355场。与一海之隔的上海相比,这样的表现“稍显平淡”,光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一家2017全年演出就达700多场。

    于是,跨城观演成风潮。《中国现场娱乐消费洞察报告(2012—2017)》中显示,苏州、宁波、佛山3个城市的现场娱乐诉求非常强烈,跨城观演粉丝占这些城市的观众比例超六成,爆发出较高的票房潜力。

    一个现实原因是,同一线城市相比,戏剧在宁波的受众少,观众基数少,大项目缺乏好的现实土壤生长。

    而另一个现状则是,经过市场的培育,多年来几千余场演出的深耕,宁波市民对戏剧的接受度和参与度明显比过去高了很多,戏剧市场“向好”发展。我们必须承认,观众的培育始终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宁波尤其急不得。

    未来可塑性几何?

    新一线城市榜单第五个评价体系是未来可塑性,包括环境友好度、创业指数、人才吸引力指数、消费成熟度指数与城市规模与增长制度。

    在这个评分体系中,宁波的得分让人担忧。总分排名全国第19位,新一线城市最后一位。

    “未来可塑性指数试图观察的是城市在未来能给予人们多少想象和可塑空间。我们试图在这一指标中观察两种对年轻人就业和定居产生影响的力量:良好的创业氛围、工作环境以及志同道合的伙伴吸引着年轻人来到城市;而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又让人们不得不在生存与生活间作出选择。在这两种拉力与推力的拉锯战中,前者的影响力更占主导。”新一线研究所负责人表示。

    宁波尽管在交通、空气质量、城市环境等方便排名新一线城市前列,但在初创企业数量、融资规模、创业平台数量、毕业生吸引力等指标中,与杭州、成都、武汉相去甚远。

    “宁波其实并不缺少热钱,民间的资金量非常大,在期货市场上就可见一斑。”本周财经评论员叶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但宁波缺少项目,或者缺少一个梳理整合创业项目的项目库。”

    她建议,宁波要尽快建立一个项目平台,并将项目根据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融资需求分类。以吸引热钱回归。

    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主编沈从乐:

    从目前的数据情况看,宁波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处于第三阶梯,上海是第一阶梯,南京杭州处于第二阶梯,而宁波应和苏州,无锡处于一个阶梯。但目前宁波产业转型的突破口尚不清晰,像无锡近几年以物联网为突破口,进步很快,城市吸引力因为新兴产业的崛起而迅速提升,走出了光伏后的阴霾。

    此外,宁波本地高校数量不足的瓶颈已经显现,加上周围“强敌环伺”,高校毕业生选择余地较大。因此要在高校建设上花大力气。

    当然,建设高校周期较为漫长,目前的当务之急应是把能本地高校毕业生尽可能的就在宁波。在政策上,向本地高校毕业生倾斜。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