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观察家 城市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4月2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杭州湾跨海大桥带来千亿级产业群

宁波方特东方神画乐园。记者 王心怡 摄
杭州湾跨海大桥。张关春 摄

    前言

    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十周年、沪嘉甬铁路正式列入国家铁路发展计划并启动前期工作……越来越便利的交通,改变的不仅是宁波与长三角的时空距离,更是宁波深度融入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通道。随着交通“先行官”的启动,一个由上海、杭州、宁波、绍兴、嘉兴、舟山等六市为核心层的杭州湾大湾区正向我们走来。今天,我们聚焦交通,看看它们如何实现长三角各区域间的互联互通,加速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形成。

    记者 王心怡 实习生 周珏

    十年,弹指一挥间。到今年5月1日,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已整整十年了。

    十年来,大桥通行车辆约1.2亿辆次,以每辆车较以前绕行杭州少花1.2小时计,共节省运输时间1.4亿小时,为社会减少能耗成本114.57亿元。

    大桥不但给宁波乃至整个长三角的经济生态圈带来巨变,还催生了杭州湾新区,一个绵延数里的千亿级产业群正在逐步崛起。

    慈溪最先受益大桥效应

    2003年5月27日,习近平同志在慈溪视察时指出,浙江即将迎来大桥经济、大桥时代。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使得宁波从根本上改变了其在全国交通路网布局中长期处于端点城市的不利地位,成为长三角南翼的交通枢纽,为进一步扩大发展空间,提升宁波的区位优势提供了新的机遇。

    作为大桥南岸桥址的落脚地,慈溪最先受益于“大桥经济”。

    十年间,慈溪的生产总值从2007年的531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487亿元,从全国百强县市排名中的第17位跃升到第5位,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新跨越,城市综合竞争力迈上了新台阶。

    慈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区,落户了中德(慈溪)中小企业合作区,成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平台;慈溪现代农业开发区面积超10万亩,成为长三角最大的现代农业开发区,落户了正大集团等优质农业龙头企业,入围首批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成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落户了中捷(中东欧)国际产业合作园、新材料(石墨烯)产业园等优质平台项目,正加快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示范平台。

    大桥效应不是短暂的,而是持续性的,慈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黄磊在招商过程中感受颇深:“最近两三年里,我们越来越多地承接了由上海外溢的高价值企业,几乎每个月都能接触到来自上海的招商信息。”

    大桥催生了杭州湾新区

    让人更自豪的是,有了大桥,芦苇荡中起高楼,杭州湾新区在慈溪“腹中”应运而生。

    2010年2月23日,在整合原慈溪出口加工区管委会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基础上,宁波杭州湾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2014年2月18日,杭州湾新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自2010年成立以来,新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20%以上的年均增长率,已成为省市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

    在招商引资上,杭州湾新区开足的马力丝毫不亚于慈溪。2018年1月~3月,新区共落户总投资295亿元的吉利汽车项目群(吉利PMA纯电动汽车、吉利企业大学、吉利汽车研发中心二期及三期等)、投资30亿元的华强明日中国文化科技主题公园、钧嵌新能源车电机用传感器、开乐电机扩产项目等9个项目,合计总投资334.76亿元,主要分布在新能源汽车、总部经济、汽车研发、文化旅游、智能终端、汽车零部件等领域。

    “2018年开局的招商形势是历年来最好的。”杭州湾新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张伟东认为,大桥是杭州湾新区对外的唯一通道,大桥对项目的拉动作用是100%。

    便利的交通,可以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格局加快重塑,产业发展必需的要素得到更有力的支撑。特别是在宁波与上海的沟通上,上海科技、研发能力,资金信息这些要素条件均为宁波所用。

    2016年7月,宁波杭州湾新区全面启动沪甬合作示范区建设,并提出全方位接轨上海三年行动计划。上汽大众汽车、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上海仁济医院等都是近年来高质量项目的典范。

    与项目一同而来的还有人才。

    “我家在上海,如果没有这座桥,我可能要好好考虑是否来杭州湾新区工作了。”方特东方神画营销部副部长沈源说,自己现在每个周末都会开车经杭州湾跨海大桥回上海的家。

    像沈源这样的,在慈溪和杭州湾新区的还有不少。譬如,吉利汽车研发中心一期项目已集聚各类研发人员近万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约85%,外籍专家过百人;国家级复旦杭州湾科创园已吸引了超过100位高层次人才及科研技术人才、4位“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

    慈溪也好,杭州湾新区也罢,整体呈现的是宁波在“引凤来巢”上的欣欣向荣。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杭州湾跨海大桥,宁波承上海、承长三角风气之先几乎是不可能。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