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崔凌琳 过去一月,企业界发生了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3月16日,亚洲首富李嘉诚宣布正式退休,长子李泽钜接任长和董事会主席。百亿美金的财富交接,进行平稳、和谐,引发了业界对财富传承以及财富管理问题的关注。 据2017年《胡润百富榜》数据显示,中国上榜企业家平均年龄54岁,他们的子女年龄基本在25岁左右——中国企业家已然步入了“财富传承期”。而另一组由《胡润百富》出具的《2017年中国高净值人群财富管理需求白皮书》数据显示,86.2%的企业家已开始考虑或着手准备家族传承事宜。其中,超过60%者表示,应该在子女成年时便要开始考虑这项“大计”。 宁波作为一个民营经济活跃、家族企业占据多半的城市,有史以来都不缺有能力、有作为的企业家。不过,对于财富传承,不知有多少宁波创一代能如李嘉诚一般淡定从容? 1问 你有没有做过家族资产的隔离? 据记者了解,作为已经步入平稳发展阶段的企业,部分企业家们对于企业该如何传承发展或已有了明确的规划,但对于“自己给自己发薪”的家族企业拥有者来说,企业财富与家庭财富依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他们的财富传承免不了各种不确定性因素。 据悉,中国的“创一代”们在创业艰难中,对于亲手培育成长的企业,投入了心血,充满了感情。对于他们而言,往往是公司的钱和家庭的钱都是一码事情。很多老板为了规避企业所得税和分红所得税,常常是分两本账来隐匿企业利润,甚至用股东借款来为家庭购置锅碗瓢盆、汽车房产、投资理财。同样的,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金融机构亦会要求加上老板夫妻的家庭无限责任担保,家庭财富无条件的为企业“输血”。这样的家企资产混同,使得家庭资产不能很好地与企业负债经营风险相隔离,一旦企业出现经营风险,势必连累到家庭基本养老生活保障,家财尽失,更别提家族资产的传承了。 所谓“阳光下修屋顶”,只有在企业经营健康顺利时,做好家族资产的隔离,给家庭预留“一块财富自留地”,才能在暴风雨来临时安然度过危机,不至于将多年辛苦打拼积累起来的财富损失殆尽。 2问 你的财富传承准则是什么? 在财富传承上,可能出现的问题超乎想象。单一子女传承,会出现愿不愿意接班、是否有能力接班等诸多问题;而面对超过一个子女的传承,又会发生股权分配的难题。无论子女未来对于家族企业经营是否感兴趣,为孩子们构建一条护城河仿佛已是父辈们的“分内之事”。 对于多个子女财产怎么分,很多人会说:平分呗。事实上,财产除了现金、股权外,还有难以估算价值的动产、不动产,甚至古董等,根本无法均而分之。即便是可以平分的股权,很多人觉得最为公正的均分家产依然会出现无法想象的后遗症。 诺亚财富家族客户中心常务副总经理赖楷祥给记者举了个例子:一位年近70岁的企业家,共有两个子女,他希望百年之后,自己的公司由两个孩子平均继承。“那么,试问:未来,公司治理上的矛盾该如何权衡?倘若公司经营上出现了不同的意见,该听谁的?”赖楷祥说,“按照规定,公司决策需要由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半数以上通过才有效,重大决策需要2/3票才能通过。很显然,简单的平分,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并不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决定。” 赖楷祥建议,聪明的企业家在传承时不妨从所有权、控制权,以及分红权上加以考虑。其中,所有权务求100%集中,不至于公司遭遇困顿;控制权可以灵活可控。马云仅拥有阿里的少数股权,但对阿里依然稳操在手;至于决定企业获利后由谁收益的分红权比例,则可以独立分之。 3问 你是否为自身及子女的婚姻系上“传承保险”? 第一代创富者如今已然年过半百,他们的子女则大都处于婚恋阶段。殊不知,他们自身的婚姻和子女的婚姻所面临的变数,都有可能影响到财富的传承。 现实中,有婚外子女、再婚重组家庭,以及丧偶后重组家庭,面临的继承显然更加复杂。举个例子,曾经有一个单亲富豪妈妈,为规避日后的遗产税,选择了提前赠予的传承方式,把十几套北上广深的房产提前赠予到女儿名下。同时,为防止女儿私自出售和抵押,还特意注明了女儿的份额为99%,母亲的份额为1%。然而没想到,女儿意外车祸身亡,作为女儿的遗产,这位单亲妈妈最终却弄巧成拙,需要将自己辛苦打拼的财产和最讨厌的两个男人——女婿和前夫一起分享,这样的案例令人唏嘘。而现实生活中,更有作为家族里唯一一个成功致富的创业者,人到中年突然过世,不久后承受不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痛苦的老人也过世,而从未想到要让老人生前签放弃继承证明的遗孀突然发现要和一大堆亲戚、以及企业的其他股东,来分割企业家留下的房产、股权等遗产的情况同样存在。 诺亚财富资深理财师徐洁表示,过早地进行生前赠予;有的必须用家族信托或保险的方式对婚外子女做好财产安排,但同时又要保护好未成年子女的利益,以防监护人风险。除此之外,不妨开诚布公地召开家族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