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劳育聪 见习记者 马欣宜 如果说2016年,现象级网红papi酱开启了短视频元年,那么2017年是短视频急速爆发成为投资风口的一年。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增至2.42亿人,2018年将达3.53亿人。 而抖音、火山小视频等应用有着传播快、制作门槛低、参与性强等特质,也使短视频成为90后及00后人群表达自我的重要载体,短视频逐步演变成了新的资讯及社媒平台。 在宁波,不同类型的短视频“拍客”,有着各自的面貌与境况,在短视频行业内各领风骚,也相辅相成。以宁波拍客纷纷芸芸的“众生相”作为一个横截面,也可透视短视频行业这块大蛋糕。 他们想呈现一种生活方式 对1991年出生的宁波姑娘Lorna来说,把随手拍摄的碎片化日常剪辑在一起,用短视频分享自己的所感、所见、所闻,已是一种习惯。 去年之前,她在体制内做着一份安稳的工作,有一天她突然想到,“想去别的地方看看”,然后就辞职出发了。 北欧,日本,新加坡……Lorna永远在路上,如今,朋友们想知道她的行踪,先得去翻翻她的朋友圈定位,还有她的短视频。 Lorna是猫饼最早的一批用户之一,这个短视频应用自去年上线以来,在微博上一众大V的力捧之下,悄然走红。 在她看来,相比图文,视频在表达上有自己的优势。“就像范冰冰在小红书上分享自己的按摩手法,用图片或文字都很难表达清楚,相比之下,视频就直观多了。” Lorna的视频通常有两个主题,Vlog(视频日记)和测评。她跟记者描述自己制作视频的过程:“很简单的,在旅行的途中拍素材,然后用猫饼这样的软件剪出来。“拍摄往往在旅行的间隙完成,所以素材通常是碎片化的场景,采集素材的时间也不固定,有时候只要几个小时,有时候只要一周。” 近年来,猫饼、一闪、抖音、西瓜等短视频软件大行其道,以简洁、易上手的工具性为Lorna这样的普通用户赋能,降低创作门槛,从而激发他们的内容生产力。 打开猫饼的剪辑板块,可以看到复杂的视频剪辑过程被设计成多个简单明了的交互按钮,并提供了连剪、快剪、跳剪等多种剪辑技巧供用户选择——为视频内容的创作消除高高在上的制作壁垒。在主题上,也不需要创作者苦思冥想“我想讲个什么故事”,一切场景皆可呈现。而贴纸、字幕、电影调色的滤镜,则调动了用户用视频表达的想象力与积极性。 “场景”是Lorna的小视频里最重要的东西,“我会提前想好一些场景,构思几个分镜。”她不讲述什么,只是呈现,呈现画面和场景,也呈现消费观和生活方式。在北欧的时候,Lorna做了《冰岛全纪录》和《北欧酸奶测评》,在她的视频里,一个场景踩着背景音乐的轻快节拍跳转到另一个场景,一如她旅行的心情。 在Lorna看来,猫饼不仅是一个工具性的视频制作APP,也是一个同好社区,具有很强的互动和社交属性。她的《冰岛全记录》发在猫饼的SNS平台,阅读量将近两千,获得了近百个喜欢和四十多个点评。评论中都是像Lorna一样的年轻用户,大家交换阅后的感受、旅行的见闻,也评价视频呈现的质量、交流剪辑的技术。 他们想讲更好的故事 二更与宁波本地的自媒体西门町合作的项目“更宁波”,依旧沿袭了二更的定位——“做最会讲故事的自媒体”。 在内容的制作与宣发方式上,二更宁波团队还是采取一种资源富集型的手段。目前内容的制作主要依靠二更总部专业的脚本制作、导演、摄影和剪辑团队。“通常我们会提供选题给杭州总部,如果他们觉得可以,就会从杭州派导演和摄像过来取材,后期剪辑也是由他们完成的。”西门町说。 在宣发上,“更宁波”采用的也是二更被称为“W+T+N+S”线上线下的视频宣发体系,“W”指的是微信、微博。“T”代表头条号、秒拍、美拍,“N”是指视频门户、资讯APP、视频APP,“S”航班、地铁、公交、户外、OTT等线下渠道运营。 二更董事长丁丰曾经在接受采访时直言,“传统电视、地铁、公交、机场等渠道的价值被忽略了,虽然赚钱可能没那么直接,但是对提升品牌价值是很有用的。通过这些线下渠道的运营,二更获得了更高的商业定价权,更高的品牌美誉度。”而这些渠道的价值,往往容易被新媒体人所忽略或轻视。 与Lorna相比,像二更这样位于头部、专业化的内容生产者,往往意味着更强的变现能力。二更宁波的工作人员表示:“我们的盈利模式还是接商业广告,目前是基本可以盈利的状态。” “更宁波”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他们最大的挑战还是坚持把内容做好,“讲好故事,讲宁波的故事”。 二更总部对内容的质量有着严格把控,“之前我们也有很多视频,导演都拍出来了,总部那边觉得不可以,就没有上线。” 怎么样的内容是好的内容?二更宁波的工作人员认为:“要戳中受众的‘点’。”他举了前段时间被央视转发的《猫奶奶》的例子。“首先,猫奶奶本身有很强的悲剧色彩,生活贫苦,但心地善良。另外,猫的话题本身自带流量,我觉得这种比较暖心的故事,又有比较流行的元素,就会吸引很多人来看。” 此外,二更宁波的工作人员表示,二更加强与地方的合作,主要目的还是想要在各个城市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因此,就选题而言,更希望能够采到本地的素材,发展二更在当地的粉丝群体。“比如讲宁波话的“猫奶奶”,能引起宁波人共鸣,这可能也是这个选题成绩比较好看的原因,以后在选题上会多往类似的方向上靠。” 他们仍在探索变现的途径 短视频行业发展的关键还是在于内容生产者,但像Lorna这样的生产者基于个人兴趣,通过个体或小团体进行内容创作的稳定性不够,商业变现能力也不足, 为了使得作品创作能够长期稳定的进行,并且带来商业收益,UCG(用户生产内容)向PUCG(趋向专业化的用户生产内容)发展,个体向组织化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宁波本土UP主苍苍老张夫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苍苍老张,自称“是一对宁波土嗨夫妻”。最初,他们也是像Lorna一样的普通内容生产者,用Vlog(视频博客)的形式,以第一人称视角,记录多元的城市生活方式,内容涵盖美食、音乐、文化、科技、旅行等,“有趣,有料,有情怀。”苍苍这样评价自己。 在做出几个反响不俗的视频后,苍苍和老张有了商业广告投放的收入。去年,苍苍和老张相继辞职,开始全职从事短视频内容生产。他们内容生产流程也趋于成熟。 “首先,设备上有了比较大的改进。老张比较喜欢琢磨这些东西,然后头两年广告收入基本也用于投入新设备,我们的拍摄器材跟刚开始相比肯定要更专业;另一个我们会更注重选题,会思考怎么讲好故事。我和老张会固定有个时间来讨论选题,然后因为有了多渠道投放的经验,我们慢慢摸索出了一套适配的选题方案,比如微信朋友圈主要依靠人际传播,相对来说,宁波本地的一些选题会更受欢迎。” 目前,苍苍老张制作的视频在微博、微信公众号,B站等多个渠道投放。“我们的商业广告主要集中在微信平台上,我们在各个平台分发内容时,会加上微信公众号的二维码,把别的平台粉丝导入微信平台。” 苍苍认为,像B站这样的平台本身并不具有很好的变现能力,一是广告主不太了解这个平台,而B站出于用户体验度的考虑,并不是很支持UP主在视频内植入广告,但B站社区氛围带来的用户活力与粘度为商业变现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目前看来,B站的导流效果是最好的。” 变现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苍苍坦言,“头两年还是在吃老本,赚的钱也主要用来扩充设备,真正通过广告实现营收,其实也就是从去年开始。“ 苍苍说,未来他们会探索更多的变现模式,可能会往内容电商的方向发展,也会考虑给需求方做整体的营销方案,比如自媒体联合投放方案,策展,创意事件营销方案等。 “我觉得坚持初心做视频和保持盈利是完全相辅相成,而不是矛盾的。想办法让自己喜欢的事情变得赚钱,才能让它更好、更久地活下去,才能产出更好内容。”苍苍说。 苍苍也表示,未来也考虑扩充人员,往团队化的方向发展,主要是补充编辑和商务拓展这方面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