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7版:乐享 荐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4月2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稻盛和夫:根本不存在绝对的好生意和好工作

    当务之急是提升盈利能力

    根本不存在什么绝对的“好生意”和“好工作”,每个人对自己的事业都存在不满,企业家亦是如此。

    不少企业家都认为自己的生意稀松平常、难有起色,但事实并非如此。

    常言道“事在人为”,只要找对方法,看似稀松平常的业务照样能够创造可观的利润。这其中,人的因素是关键。

    在我看来,10%左右的税前利润率是底线,假如达不到这个水平,那么就算不上生意。

    一些企业的税前利润率之所以低于10%,是因为企业家自己缺乏信心。如果一心念想“无论如何都要实现10%的税前利润率”,则势必能够实现愿望。

    请各位想一想,尤其是实体制造业,大家起早贪黑地拼命努力,倘若连10%的税前利润率都没有,那还能有奋斗热情吗?

    所以说,企业家的当务之急是提升盈利能力,只有打好高收益的基础,让公司成长为骨干企业,才能谋求深度的多元化发展。

    鉴于此,我希望在座的各位务必努力奋斗,首先把自己的公司发展为骨干企业。但就像我刚才说的,这就如同攀登山峰一般,既路途艰险,又危机四伏。

    此外,企业家还不应该一味地抱怨“没技术”“没资金”“没人才”等客观条件的局限。

    纵观我提到的那些成功的企业家,无一不是门外汉,且都是在“要什么没什么”的艰苦条件下起家的;但他们毫不抱怨,而是坚信“天无绝人之路”,从而积极开朗地面对困难。

    由此可见,其实人人都有获得成功的资质,关键在于心念与心态。

    所以说,企业家首先要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在实现高收益的基础上实行多元化发展,从而把自己的公司打造成受人尊敬的优秀企业。

    企业家的人格

    必须伴随企业的成长而成长

    要注意的是,一旦企业取得成功,骄傲自满的心念便会抬头,一些企业家甚至会变得自以为是。

    不管企业发展得多大多好,企业家都万万不可抛弃谦虚的美德。

    到了这个阶段,导致企业倒闭的首要风险已经不再是多元化发展,而是企业家自身的傲慢情绪。

    正因为如此,我时常强调“一旦企业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企业家就必须提升自己的修为”。

    具体来说,即不要把满足私欲作为经营企业的目的,应该把“为社会、为世人做贡献”视为自己的终极关怀。换言之,必须重新树立自己的人生观,抛弃“小我”,立志“为社会、为世人尽力”。

    企业的发展之路犹如攀登险峻山峰,而攀登过程便是企业的成长过程;与此同时,企业家的人格也必须随之成长,并重塑自己的人生观。

    假如企业家无法将自身心性提升至较高的层次并拥有优秀的人生观,那么其经营的公司势必无法达到大企业的档次。

    所以说,人越是成功,就越要提高修为。

    我一直强调“提高心性,拓展经营”,企业家如果想让自己的公司发展成长,就必须高度重视自我修养的提升。

    编辑延伸推荐

    1、这是一套系统讲述“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经营理念的书

    “稻盛和夫经营实录”系列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跨越了40余年,包括《赌在技术开发上》《利他的经营哲学》《企业成长战略》《卓越企业的经营手法》《领导者应有的姿态》《企业经营的真谛》共6本书,涉及经营和人生的方方面面,内容非常丰富。稻盛从技术开发、成长战略、领导力、经营手段、经营本质、经营哲学等全方位、立体而又系统的阐述了稻盛先生的经营理念、经营策略和经营方案的书。

    2、马云、任正非、张瑞敏、孙正义欣赏和推荐的企业家

    马云、任正非、张瑞敏,都把稻盛和夫请到企业,与其请教、切磋。张瑞敏说:“我们如果早一天认识您,海尔会发展得更快。”日本首富孙正义做了稻盛和夫5年的塾生。孙正义说:“没有稻盛先生的教导,就没有我孙正义的今天”。

    3、一套价值千亿的经营大书。

    稻盛建立2家世界500强企业、成功拯救日航,他所有做研发、带队伍、当领导的方法和秘诀都在这6本书里。

    4、与全世界企业家共享、共有的经营哲学

    稻盛的经营方法不仅适合于日本企业,也同样受美国等西方企业欢迎,特别时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稻盛的利他哲学赢得了来自东西方企业家的赞誉。稻盛的经营哲学超越了地域、时空的限制,他的利他哲学、追求高收益同样值得中国企业家和经营者好好学习。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