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下午,投资圈传出消息,在私募圈颇有名气的北京睿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最近打算全面清盘旗下主动管理产品。私募基金里面很少见。 做了将近8年私募投资,据三方数据显示,公司规模60亿元左右。睿策掌门人黄明任美国康奈尔大学金融学终身教授,曾任斯坦福大学副教授,信仰行为金融学。 以往产品业绩也颇为突出,还买中过雄安概念股,净值飙涨,但是如今却宣布清盘旗下产品,到底是什么原因? 也有投资人反映,虽然睿策产品没有亏钱,但是自雄安行情突然上涨以后,净值一直表现波澜不惊,买了一年都没有太大变化。 ■名词解释 行为金融学 是将心理学、行为科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理论融入金融学,研究发现,人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过程中并不是完全理性的,会受到过度自信、框定依赖、锚定和调整、损失规避等信念影响,出现系统性认知偏差。对于投资而言,行为金融学很重要的研究之一,就是关注真真切切的投资者,让许许多多投资者不但意识到了金融市场的复杂,也意识到自己的天真和局限。 A 睿策投资打算清盘产品,说要专注做量化 据知情人士拿到的公告,睿策投资解释了此次清盘产品的原因,公司原来都是股票多策略主动管理型投资产品,现在想要全面转型做量化对冲投资策略,所以要将产品进行清盘。睿策投资还表示,目前除了微量停牌股外,所有仓位已清零。 另据了解,睿策的产品或将在5月份清盘,并将资金打给投资者。 尊敬的投资人与合作伙伴: 北京睿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所有公开发行产品为股票多策略主动管理型投资产品,自成立以来,产品坚持以稳健的风格进行投资,把握市场机会并严格防范风险,运行期间产品净值表现较为平稳,目前每个产品净值都处于历史高位区域。 现由于睿策投资发展及投资策略转型需要,公司未来将全面采取量化对冲投资策略,而现有产品的投资范围与设置结构已无法满足未来量化对冲策略的投资运作需求,根据公司投资管理模式调整,睿策产品拟于近期进行产品终止操作。截止今日,除了微量停牌股外,所有仓位已清零。本着对基金投资人负责的态度,公司建议投资于本基金的投资者/基金产品进行清算操作。与此同时,本公司也会分期分批向投资人介绍我们的量化产品。 再次感谢所有投资人与合作伙伴多年以来对睿策的信任! 北京睿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B 掌门人是海外知名大学教授 要问睿策投资是谁? 据了解,睿策投资2016年年中的规模在50亿元到100亿元之间。到2017年底,睿策投资的规模在61亿元左右。 基金业协会数据最新显示,睿策投资的规模大概在30亿元~70亿元,一是私募证券基金(顾问管理)规模在20亿元~50亿;二是私募证券基金(自主发行)规模在10亿元~20亿元。旗下备案产品有20只。 睿策投资的掌门人黄明,是私募圈少有的“学术派”代表人物,因此也备受投资者关注。 黄明早年间,以湖北省理科状元的身份进入了北大物理系。他毕业以后前往美国物理学实力最强的名校——康奈尔大学继续攻读物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随后,黄明又前往斯坦福大学,攻读金融学博士学位。 据公开资料介绍,黄明任美国康奈尔大学金融学终身教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教授,他曾任斯坦福大学副教授、芝加哥大学商学院助理教授、长江商学院副院长、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 据了解,黄明在行为金融学、金融衍生产品、中国上市公司研究、构建量化投资体系方面有较深的造诣。作为行为金融学坚定信仰者,2011年前后,黄明将行为金融学引入了中国,并成立了睿策投资。 公开资料显示,睿策的团队包括六七名核心成员,黄明是投资总监,还有一名总经理,负责公司全面事务,擅长研究政府宏观政策和宏观趋势,另外几个人分别研究心理量化模型、海外市场、热点主题跟踪、企业基本面以及周期和交易。 睿策投资这几年颇为低调,黄明几乎很少出现在公开场合,据了解,他除了忙着看盘、做投资,还要忙着给学生上课。 还是好几年前,睿策投资董事长黄明在某个颁奖活动的演讲中表示,A股要想生存下来,需要有几个板你必须有:第一个板,研究基本面,企业和行业的基本面。第二个板,解读政策。第三,研究心理波动,做行为金融学。第四,保持持续的创新和研发。 C 曾押中过雄安概念 也错失过海南概念 虽然睿策投资这几年在私募圈比较低调,但是经常出没于各大私募评奖的榜单,业绩表现也比较突出。 来看看公司旗下产品的净值曲线是这样的,主要获利的时间点事2014年到2015年牛市阶段,还有一段是2017年3月底到4月底,也就是雄安新区概念大红大紫的时候。 2017年3月底的数据显示,睿策旗下产品现身嘉寓股份、飞天诚信2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睿策多策略一期私募基金持有嘉寓股份490.05万股,是新进股东。当时嘉寓股份因为雄安概念涨势凌厉。 再看睿策2016年三季度的布局,2016年9月底的数据显示,睿策旗下多只产品买了巨力索具、京汉股份,分别持仓711.93万股、334.63万股。 京汉股份可是根正苗红的雄安概念股,私募成泉资本曾经布局京汉股份,是业内非常有名的通过押中雄安概念一举成名的机构,但是睿策投资的净值表现,也足以说明他们曾经投资了雄安相关的标的。 到2017年末,旗下多只产品布局了海汽集团,但做了一些减仓;而2017年三季度末,睿策投资还买了宁波富邦、天鹅股份,海峡股份,只是到四季度末都退出了。 今年海南相关的个股,在政策利好的影响下,表现非常惊艳,包括海峡股份,但是睿策投资提前退出了该股票,并没有享受到赚钱的机会。 据《中国基金报》 ■相关链接 将行为金融学引入中国的第一人 传统金融学的理性理论认为,个人和机构投资者都是理性和智慧的,掌握着充分的市场信息,可以像金融学教科书那样完成投资行为。这意味着,很难出现市场跟风、泡沫甚至崩盘。 但无数次事实证明,恰恰是投资者的狂热,促成了人类金融史上一次又一次荒谬可笑的泡沫;也正是投资者的惊恐和绝望,自己吹大的泡沫又一个接一个破灭,给全球金融体系造成许多难以磨灭的伤痕。 “这些极端事件,似乎难以用完美的投资理论加以解释。”黄明陷入思考,显然,金融理论或许没错,但理论假设的前提是有缺陷的。 当意识到理性理论虽然很“美”但“不真”,黄明彻底走上了研究行为金融学之路。 “我在美国的行为金融学教授朋友,有几个已经是资产管理界的佼佼者。”黄明说,跟他相熟的三位教授,就管理着600多亿美元的基金。 回忆起2009年回国创业,黄明感慨,“有点类似于当时的互联网繁荣,在美国的张朝阳看到了机会,选择回国做互联网。”在他看来,如果当时也在美国成立一个互联网公司,张朝阳不一定能做得过先行者,“所以,把新生事物引入了中国,不啻为一个上佳的选择。”就像张朝阳带来了互联网,黄明正式将行为金融学引入中国,试水实战……运行一年半后取得了不错效果,于是2011年初,黄明成立了北京睿策投资。又过了3年,该基金获得了晨星3年期的五星评级,黄明也成为福布斯2014年TOP10阳光私募基金经理。 优异成绩背后,除了别样的投资战法,还有一个别样的投资团队。 “投资是赚在长板,死在短板。”对这句话,黄明感悟极深,他希望自己的投研团队在竞争力上没有短板。 黄明认为,在美国做投资,通常只需挑选出基本面优异的个股;而在中国,就必须找到适合中国股市的投资之道:除了择股外,还需要解读政策以及研究市场心理波动。 一家第三方机构的分析师是这样评价睿策投资的:其投资手法相对灵活,趋势择时与价值选股两手硬,长期投资与短期波段兼顾,基本面分析与量化手段相辅相成。 “中国市场波动极大,慢慢积累的收益可以在一两周甚至几天内消失殆尽。”黄明在中国做投资的定律之一:如果只研究基本面,不通过研究心理波动来做择时风控,就像是一个球队只懂进攻,不会防守。 据《上海证券报》(2014年8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