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封面报道 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5月04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汽配件企业科研投入领先全国平均水平

    国研经济研究院东海分院助理研究员 管如镜

    2017年上市公司年报于2018年4月底披露完毕。剔除无效和未公布研发投入的企业,对2964家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进行梳理。

    在上市公司科研投入前10中,中国石油、中兴通讯、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上汽集团、中国中车和中国铁建均投入百亿元以上;7家上市公司位于北京,深圳、上海、佛山各一家。除中兴通讯外,其投入强度均在5%以下,巨大的科研投入金额因央企企业体量的巨大而遥遥领先。

    宁波上市公司在R&D投入方面如何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指统计年度内全社会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研发投入强度即R&D占GDP的比重(R&D/GDP),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投入水平的最为重要指标,用于评价一个国家或企业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在近年来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研发支出的增长显得尤其重要。

    数据显示北京的上市公司包揽7席,并非是个例。北京地区上市公司整体科研投入水平都相对较高,平均投入5.95亿元用于技术研发,紧随其后的是河北、上海、江西和重庆。浙江的平均投入仅为1.18亿元,在各省份中,处中下水平。这样的梯队分布,和整个城市科研投入情况,基本保持一致。

    从科研投入强度来看,软件和信息技术、半导体、生命科学设生物科技等行业对于科研创新的要求最高。排名前10的上市公司中,海虹控股、恒生电子、四维图新、信雅达均为软件和信息技术企业,科研投入占营业收入均在40%上下。杭州在信息技术产业的领先地位从这一指标中也可见一斑。

    宁波上市公司在R&D投入方面,处于什么水平?

    56家样本上市公司平均研发投入约占GDP3.73%,不及2964家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约为4.58%)。

    作为宁波支柱型产业,汽车零配件企业在科研投入方面,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的汽车零配件企业(除宁波)去年平均投入1.44亿元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约3.98%。宁波的平均投入接近该值2倍,达到2.86亿元,投入强度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4.26%。

    均胜电子是宁波唯一研发投入破10亿元的企业,以19.8亿元的支出仅次于上海华域汽车,另有9家都在1亿元~4亿元。宁波R&D投入前10强上市公司中,汽车零配件企业占据了其中5席,这个结果与宁波的产业结构有着高度的关联关系。

    机械行业作为宁波另一个较为集中的行业,R&D投入水平则不尽人意。海天精工、奇精机械等去年投入均在5000万元上下,投入强度与汽车零配件行业相似,大部分在3%~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样的结果一部分来自于宁波上市公司产业结构的限制。传统制造业对技术迭代相对不敏感,无需持续地、大量地投入研发,来维持企业的生产能力。尽管一直在提倡工业4.0、智能制造、企业转型升级。但从实践来看,企业内生的、对先进技术的需求仍然有待进一步挖掘和引导。相反,新兴产业如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企业,在R&D投入上,会明显高于其他产业。激智科技、GQY视讯、美诺华等研发强度均在5%以上。但新兴产业在宁波的集聚情况,还不足以拉动整体R&D水平的提升。

    另一个原因也在于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规模化投入上表现欠佳。企业R&D投入最终目的是将研究和产出的新成果进行产业转化并获取效益。但产业是否能

    成功转化,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有着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尤其是R&D投入、成果转化投入和产业规模化投入比例要适当。发达国家在这三项投入的比例为1:10:100,而民营企业的比例大约在1:1.1:1.5水平。R&D投入产品创新成功率低、效益低、从而进一步限制了对R&D投入的意向。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