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7版:乐享 荐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5月04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阅读,不应该是一种行为艺术

    3 《帝国英雄-布尔战争、绝命出逃与青年丘吉尔》

    坎蒂丝·米勒德著,陈鑫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这本以第二次布尔战争为背景,主要记录了丘吉尔的青年时代,核心是作为战地记者的丘吉尔,在布尔战争时期被俘后逃出战俘营,在敌后千里逃亡,最后成为英国英雄的传奇故事,这一传奇经历,为他从政奠定了基础,也昭示一个未来伟大政治家具备的诸如智慧、计谋、应变能力、勇敢、顽强、永不言败、坚定不移,当然也包括自吹自擂狂妄自大等品质,既令人激动,又令人生畏。正如布尔战争时期他的记者同行阿特金斯后来描述的:“温斯顿就像一根强有力的金属线,即使被拉直,也总是会反弹回去。他在攻击、敌意和轻蔑中成长。他靠兴奋感活着……他感受到的失望越大,就会越拼命去奋斗;阻碍越大,胜利就越大。”

    确实如此。2002年,在BBC组织的一项调查中,丘吉尔获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丘吉尔还是195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他也是最伟大的演说家之一。这一切,在《帝国英雄》一书的叙述中,已可见端倪。

    4 《从投票到暴力:民主化和民族主义冲突》

    杰克·斯奈德著,吴强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 

    与其他讨论民主化的好处不同,这本书,谈的是民主化过程阴暗的一面,伴随民主化转型过程的民族主义崛起带来的族群间的战火冲突流血屠戮。作者提出了民族主义的四种模式:德国式的反革命民族主义、英国式的公民民族主义、法国式的革命民族主义和塞尔维亚式的族裔民族主义。通过考证大量文献资料,以及对现实世界族群冲突的分析,斯奈德指出,民族主义狂热和族群暴力并非源于敌意文化间的“古老仇恨”,而是精英阶层为维持现有统治秩序作出的冒险决定。

    斯奈德指出,世界范围的民主传播是一个可贵的长期目标。但是民主化的完成必须由对转型政治的现实主义理解来引导,天真地向族群分裂的威权国家施压,要求立刻举行大选,只会造成灾难性后果——在许多情况下,民主化过程可能是民主本身最坏的敌人之一。

    斯奈德以卢旺达和布隆迪为例,指出:民主化可能在那些经济发展低下的国家、在缺乏公民技巧和代议制发展低下及新闻专业主义制度的人口中、在精英感到被民主化所威胁的国家,触发民族主义的冲突。这些阻碍,特别是与分而治之和迷思制造的殖民遗产相结合,把“民主化”的布隆迪和卢旺达变成了世界上最坏类型的族群冲突的基本候选。

    在那些多族群国家,在言论自由和自由选举能解决族群冲突之前,长期的经济发展和制度建设才是必需的,而不是作为问题的一部分。当然还需要有知识的公民的发展,权势精英的支持等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