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封面报道 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5月1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高教如何“弯道超车”?

    国研经济研究院东海分院 施佳宁 王斯佳

    人才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城市竞争的核心要素。高校作为人才输送的“永动机”,成为城市发展至关重要的智力资源。一座城市拥有大学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乎其发展前途、科研创新力量、社会影响力、城市知名度和亲和力,以及城市活力。

    随着国家“双一流”战略的推进,一大批高校纷纷开疆辟土,更多城市也深刻意识到大学对于城市创新发展的核心驱动作用。高校的发展需求与城市的引智需求犹如两个齿轮,相互咬合。“城市+大学”成为一种有机联动的共生形态。

    共生共谋

    高校建设与城市发展的镜像机理

    大学与城市结缘肇始于中世纪的欧洲,作为现代大学源头的中世纪大学就诞生于西欧的城市之中。在漫长的历史交流中,城市孕育滋养了大学,大学又反哺助推了城市,二者形成了人类文明史上最奇妙的双重交响曲。

    回顾国际经验,英国诺丁汉大学以“城市建于智慧”为办学理念,将大学视为城市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美国斯坦福大学是践行这一理念的典范,依托研发源泉和人才源泉形成了“硅谷”;还有以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为源泉和依托,产生了芝加哥——波士顿128 路线高新产业区。在中国,北京中关村信息产业群的形成与发展,与海淀区大学群有着直接的共生性。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高等学校分布是城市中长远竞争力的一个核心指标。

    高校建设与城市发展之间存在着高度的联动关系。一方面,城市能够高校发展提供政策法规支持,为留住人才,养好人才搭建良好的制度平台、成长机制;城市还为高校提供优渥的资金、资源补给,通过“政校”“企校”合作模式为高校提供科研实验经费,为学生提供多元化、有竞争力、对口化的实习机会。另一方面,高校之于城市具有双重服务路径:一是依托高校平台效应与集聚效应,驱动科技创新,推介各项资本要素在城市充分流动,打造经济增长极核;二是高校作为文化生成中心,对于城市文化引领和精神提升产生潜移默化的辐射作用,通过构建人文共同体来为城市发展增色,同时,能够为城市项目招商引资、经济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形象支持。

    在这场城市与大学的共谋大战略版图下,“南深圳、北青岛”作为两大主要阵地,把引进高校作为城市引智的重要举措,掀起了新一轮的“高校争夺战”。

    比如,深圳重点引进的国内高校及学科,已与加州伯克利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4所国内外知名高校进行办学合作。青岛则已引进英国剑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国际国内知名院校共29所。

    城校互动

    宁波高校现状布局的现实诉求

    新一轮高校争夺战中的深圳和青岛两市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共性在于,深圳和青岛都是经济实力居于国内前列的城市,且社会经济发展活力强劲,但其前期的教育资源与经济地位实力悬殊,不相匹配。因而,对人才引进和科技创新有较大的动力、财力和冲力。

    宁波,同样作为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已进入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关键时期,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扩大。目前,如何进一步发挥城市能动性,千方百计抢人才、千辛万苦引高校,争取“弯道超车”,成为宁波未来占领智才堡垒、科技高地、经济极核的重大命题。

    上世纪九十年代,宁波率先打造浙江省的高等教育副中心,从无到有地建设起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大红鹰学院、宁波诺丁汉大学等10多所高校。这些高校建设的办学形式丰富多样,既有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又有政府与知名高校合作共建的独立学院,也有企业投资的民办高校,一定程度上为宁波发展提供了助力。

    但近年来,在新一轮经济发展城市竞争大潮中,相较于青岛和深圳,宁波在高校建设与教育投入方面却显得动力不足(如表1)。甚至可以说,宁波的高教资源已跟不上城市的发展速度。对于正处在“六争攻坚、三年攀高”爬坡阶段的宁波而言,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提升城市的“智商”,是加强城市竞争力的必然战略选择。宁波目前的高等教育布局主要呈现出以下的三个特征:

    首先,高教以本科专科为主,办学层次亟待提高。宁波的高等院校总数虽然有16家,但近五年来增速缓慢,新筹建或正在筹建高等院校仅有2~3所。目前,宁波国家级科研机构较少,具有硕士点的院校仅4所,具备博士点的院校仅1所。宁波大学是“双一流”大学的独苗。

    其次,学科结构较为失衡,难以匹配发展需要。宁波现有的高校学科设置偏重应用性学科,轻基础性学科。作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宁波正致力于培育八大细分产业以打造新型制造业体系,但就目前而言,在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医药健康、互联网等方面缺乏厚实的学科专业支撑,学科设置与新兴产业、智慧城市建设和社会文化培育等结合度有待提升。

    第三,办学时间短、合作力度小,跨越发展难度较大。高校的内生性培养和品牌树立需要时间积淀,速度慢,难度大。在支持政策向名校倾斜的背景下,宁波新建设起来的本地高校要想在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难度较大。

    面对宁波城市未来成长的空间,突破高等教育板块局限性,具有多重必要性与意义。

    一方面,以高校为平台,集聚、培养出能够支撑产业升级的人才,能够为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等提供后备力量支持。

    另一方面,引进高校能够增加创新平台载体,加快技术的接受、消化、创新速度,从而带动招商引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除此之外,引入高校还能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为城市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为此,借鉴“深圳模式”“青岛模式”,大力引入、培育高校资源,逐步构筑起学科门类多样、人才培养定位不同的高等教育体系,打造浙江省以及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中心和人才高地,为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平台和人才支撑,宁波必须展现出自己的实力、速度、活力和信心。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