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封面报道 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5月1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高教如何“弯道超车”?

    速度激情

    城校联动下弯道超车的“宁波范本”

    可为:国际国内朋友圈广结人脉

    1.牵手友好城市,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引入国内外名校是推动地方高等教育层次提升的一条捷径。引进名校合作办学的方式既能借力名校的品牌,又有本地高校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办学起点高于自建高校,能够实现办学水平跨越式发展,从而更快更好地吸引人才。

    在引进国际一流大学优质教学资源方面,宁波已有成功经验——宁波诺丁汉大学开创了中国民办学校与世界一流高校合作办学的先河,其独特的办学模式可以进一步推广。在引入国内名校资源方面,宁波已引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并在积极建设浙江大学“五位一体”校区和中科院大学宁波材料工程学院等。

    下一步,宁波可以放眼其国内外“朋友圈”,凭借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国内外友好城市、国内临近兄弟城市之间的友谊桥梁搭建教育合作平台,充分借鉴和利用这些城市教育发展的优势,实现优质教育理念、教育资源共享,为教育合作创造条件,推动宁波高等教育合作办学模式的发展。

    目前,根据宁波的产业结构、经济形态和对外交流情况,我们建议:初步筛选在中东欧国家和国际友城中可引进对接合作的大学如右图。

    2.动员“宁波帮”人士,传承优秀教育精神

    “宁波帮”作为我国近现代工商业最著名的一个商帮,其成员活跃在政、学、商各界,遍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牵手国内外友好城市合建高校的过程中,“宁波帮”可以发挥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的联系作用,提高高校引进的成功率,深度融合“宁波帮”文化精神与宁波城市发展、高校建设,形成“城市+母校+校友”的发展共同体,既有利用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有利于优秀教育精神的传承。

    此外,依托校友社群纽带,通过返聘、外聘等多元化形式吸纳宁波籍院士、专家、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提升本地高校师资队伍力量,借力名人打造名校光环,从而助力本地院校集聚人才、培育人才,为高校实现高质量建设、树立品牌效应添砖加瓦。

    3.瞄准企业生产需求,共建专业人才摇篮

    相比一线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才集聚效应优势,非一线城市的高校建设更应注意与本地经济优势结合、与技术发展需求结合,才有可能在城市间的人才挽留竞争中获得成功。

    宁波自身具有扎实的制造业基础,大批的制造业企业产生了强大的人才需求。2016年,宁波又成为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企业生产链不断拉升和升级,对人才和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宁波既需要建设服务本地产业的大学,培养具备技术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又需要建设服务城市发展的大学,培养具有创新研究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反哺城市品质提升。

    4.立足地方文化资源,共筑本土精神家园

    宁波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着力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打造一流的城市软实力,开展王阳明思想等传统文化的研究传承”。因而,可以团结一大批海内外的王阳明研究专家学者和热心阳明文化传承的社会各界人士,盘活阳明文化资源,兴建一座弘扬、传承传统中华文化的阳明大学(阳明书院)。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古为今用的载体,这非常契合宁波“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枢纽城市和“海上丝绸之路活化石”的城市定位,展示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成为文化全球化浪潮里,宁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进行交流的中国文化名片。

    可期:“PPP模式”盘活社会资本

    自上世纪90年代“PPP模式”(公私合作伙伴关系)被提出以来,西方国家的公共部门纷纷尝试将市场机制引入教育领域,以社会资本激活教育建设,如英国的“私人融资计划”、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新学校项目”、美国的“特许学校”和“契约学校”等。

    引入“PPP 模式”发展高校办学,将人才培养和市场紧密结合起来,借助多元化投资主体,能够缓解政府财政压力,也有利于完善目前高教建设领域存在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困境,实现政府、社会资本、高校“三赢”的最佳融资效果。

    此前,宁波博洋家纺有限公司携手意大利马兰欧尼时装设计学院,筹划建设宁波时尚商学院,对接全球服装设计、纺织品牌和工作室。可见,宁波本土的生产制造企业有意对接世界优质高校资源,并且愿意为此捐资出力。

    可积极探索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高校运营模式,为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提供更加对等的平台,为企业提供土地,鼓励企业参与高职院校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城市中的高校要实现发展,对城市产生强烈的带动作用,必然需要规划集聚发展。剑桥大学是现今世界各个大学城中最具特色的开放式校区,深度融合于城市之大学“城”,形成了企业研发机构、高校研究机构和技术咨询机构为三大创新主体的独特产-学-研合作网络;斯坦福大学催生了硅谷,是大学研究与创业良性互动的案例。

    对于今后新引进、合作兴建的高校,我们建议选址集聚在“西子风韵、太湖气魄”的东钱湖畔地块。未来可以在此建设交通便捷、配套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数字化、生态化高校集聚区和高新技术孵化基地。

    目前,东钱湖具有较强的人口承载能力,但是目前的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布局并未形成对人口引进的的强烈吸引力。如能在此形成高校集聚区,可以吸引人口流入,优化当地人口结构,为东钱湖的百年发展大计提供动力。实现该区块从宁波“后花园”到“会客厅”的华丽转身,提升宁波整体的城市品质和形象魅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