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观察家 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5月1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甬字号机器人突围路在何方?

    记者 王婧 国研经济研究院东海分院 管如镜 实习生 奚悦

    尽管宁波机器人产业已初步实现“突围”,但与国外相关产业依然存在差距。比如技术层面,尽管国产的谐波减速器已基本满足工业机器人的需要,甚至打破了垄断,其在使用寿命上仍有很大地提升空间。

    伴随着“机器换人”的春风阵阵,宁波机器人制造产业亦风潮涌动。那么,在先天不足、起步较晚以及国外机器人巨头夹击的背景下,“前有狼,后有虎”的宁波机器人产业能否“异军突起”?

    我有需求,但不用你

    风起云涌的新技术革命,让传统企业紧迫地需要提高智能化程度,不过在购买智能生产设备方面,企业选择国内的关节机器人应对简单的操作需求,但是对精度要求高的制造企业,更倾向于使用国外生产的智能生产设备。

    技术创新是其中一个痛点。国产机器人精确度、稳定性无法满足真实的生产需求。

    “我们这里使用的智能制造设备,大多是国外进口的。”奥克斯家电制造精益办副总监喻小侠说,工厂引入智能生产设备后,让工厂的人均产能提高30%左右,4套全自动生产线,采用进口氦检和自动码垛机、日本日高精冲片机、全自动插件检测线和德国瓦格纳环保喷涂线。瑞士ABB的多关节机械臂也在不久前进入了调试阶段。

    平均水平下,国内机器人重复定位精度是0.08毫米~0.03毫米,国外机器人重复定位精度是0.015毫米~0.01毫米,而真正的任务需求精度则是0.0075毫米~0.0025毫米,尽管两者已经将误差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但距离实际应用需求仍有一定差距。

    精确度的不足,还体现在智能设备在工业生产数据采集上。宁波神通模塑有限公司总经理方立峰谈到,国产设备采集数据不稳定、不准确,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决策,比如下一季度的采购量就有可能出现巨大的出入,给企业造成损失。

    柔顺性也差一点火候。“机器人急需向人类‘学习’智能和柔顺性”,正如我们对机器人“像人”的期望那样——要在操作灵活性、整体协调性、个性化服务等问题上有一个真正的突破。

    “我们使用的智能生产设备也是进口居多,公司主要是生产发动机的关键零部件,也就是涡轮增压器等,生产线基本上是从意大利、美国、日本、西班牙等整条引进的。”博格华纳汽车零部件(宁波)有限公司的相关人士说,其实使用国外的生产设备,成本高不说,工程师还需要去国外学习使用生产设备,一去就要一两个月。

    另外有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国外购买的智能机器人,生产效率要更高一些,国内的机器人有一些也能做他们的产品,但效率没有国外的高。“我们的生产线不能停,要24小时三班倒,相比而言,国外稳定性比较好。”该企业负责人说,他们主要是生产柴油发动机核心部件泵体的,国内的机器人他们也试着用了,但是维修周期要比国外得短,有时候使用一个月就坏了,国外的也需要维修但是使用年限会更长。

    还有企业人士表示,很多时候企业生产规模一旦上去,质量就会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要杜绝这种情况,使用智能机械设备是最好的办法,哪怕是最简单的打孔,机器要比人精准很多而且是统一的,“一开始为了节省成本,使用的就是国内的智能机械设备,但是最大的感受就是国内的设备小毛病太多,而且后期维护服务质量也不好,有时候打两三个电话才肯过来维修,所以国内设备他们不太敢用。”

    客户的诉求是另一个重要的原因。这是市场层面的因素。

    “使用国内还是国外的智能生产设备,有时候还要考虑客户的因素,客户采购多了,知道什么样的设备会做出什么样的品质,如果你用国内的设备,他会觉得你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他会说虽然你样本拿来是好的,但是可能没有大规模生产的能力。”我市一家生产一次性餐具,以出口为主的企业负责人无奈道,哪怕国内机器能生产出来,他仍旧固执地认为你不具备持续生产的能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