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10年孵化出10家高科技上市公司 除了企业,还有人才,日本Infinart Capital公司CEO,京都大学的工业互联网专家查浩明随褚健而来,并作为他的外援,在日本源源不断地为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提供资源与前沿思维。 “宁波是个美好的地方,空气、交通、环境与不错的房价,但是这几年的知名度似乎不够。大家对宁波的印象还停留在邓小平时代‘宁波帮帮宁波’的印象。而我认为不仅是宁波帮要帮宁波,全国全世界的优秀人才都该来帮宁波。而我愿意为宁波引来最好的人才。” 褚健老师带来的企业与资源如上所述。而他要在宁波干的事情,让人热血沸腾。 他要让在三年之内,让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成为国内有特色的创业孵化器,每年孵化至少5个高科技公司。 五年之内,孵化20个高科技公司,其中5个达到上市要求。 十年目标是孵化出至少10家达到上市要求的高科技公司,成为国内一流的研究机构。 “别的研究院是以论文、专利为考核,而我的目标是要孵化出上市公司。”他说。 可想而知,如果十年之后宁波有10家以上的工业互联网领域上市公司,是什么样的场景。对比消费互联网,也就是10年以后,宁波将诞生工业互联网领域的阿里、百度、腾讯、京东、360、网易、新浪、滴滴、OFO、美团…… 当然,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对于宁波的重要意义,不仅仅是打造出一家创业孵化器,诞生一批高科技公司,更重要的是拥有雄厚制造业基础的宁波或将因此挺立于迅猛发展的工业互联网技术潮头,成为这一产业的世界级高地。 3 底气源于哪里? 褚健这样说,底气源于哪里呢? 首先,褚健可算是中国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领军人物,他创造了无数个第一: 开发出了国内第一套热冗余DCS系统,打破了当时国内的DCS系统被国外品牌垄断的状况,国外品牌的价格只剩最初的1/3。 1994年,褚健的中控团队推出世界上第一台无纸无笔的记录仪; 1996年推出全国第一块现场总线圆卡,把模拟表升级成智能表,使我国仪表档次得到了很大提升; 1998年第一个在中国大规模推广APC软件,把软件和行业结合起来,实现了先进控制和优化软件的产品化; 1999年第一个把现场总线技术应用于隧道监控; 2000年第一个把以太网应用到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 中控科技的第一个十年,在自动化领域创下了多个第一,从发达国家垄断到自主创新,褚健和他的团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因其重要性,中控被商务部列为禁止被外资收购的公司。同时这家企业被誉为中国的“霍尼韦尔”。也是被认为“我国唯一可以与美国抗衡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领域的高科技企业”。 褚健还牵头完成了高速工业控制网络EPA技术,这是中国自动化领域第一个国际标准,后来也被纳入制造业大国德国的国家标准。 在之后的10年里,褚健团队在智慧城市领域,中控提供涵盖“医、食、住、行、游”等方面的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 早在2011年,褚健就将目光锁定了新能源、节能产业、机器人等几大新兴战略科技产业领域。目前,他的麾下有10家具有鲜明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浙江中控、中控信息、和仁科技、中控太阳能、国自机器人、中控仪表、中易和节能、全世科技、中控科教仪表,均为其所孵化。此外,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背后是国投创新的国家级产业资本,未来可期! “我现在应该说也不缺钱了,就想做点事情,我的研究能力应该也还可以。”他说,“目前我会把一般的时间放在宁波,一般在杭州,接下去,我处理一下杭州的事情,争取把三分之二或更多的时间都放在宁波。” 褚健团队目前已经落户位于海曙的宁波(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三年之后,他们将搬进全新的基地。 2017年,褚健和中控科技再次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2018年,褚健这个名字又与宁波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这一次,我们希望褚健教授的那个初心能够实现,为中国民族工业的未来做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