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隐形冠军之父”赫尔曼·西蒙教授 |
记者 乐骁立 上周五,央视财经频道一篇报道刷爆朋友圈——《美国秘而不宣半个世纪的一项技术,被宁波人攻克了!》 突破的技术为大型核电站核安全一级设备的关键零部件——密封件,是用于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的重要保障。 突破的主角正是宁波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宁波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目前,天生的产品已应用于秦山核电站,全面替代美国产品。 除了天生,宁波还有一大批这样的“隐形冠军”。而正是基于这股强大的“隐形”力量,为工业互联网在宁波的应用找到了肥沃的土壤。 1 宁波“隐形冠军”强势崛起 上周五(5月11日),宁波举行了一场名为“2018中国(宁波)单项冠军发展国际论坛”。 据长城战略咨询出具的《宁波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发展报告(2017)》统计,目前宁波有着162家在制造业细分领域竞争力强劲、市场占有率在全球或国内位居前列的单项冠军企业。 同时在这162家市级的单项冠军中诞生了15家国家级的单项冠军,数量占全国总量的6.5%以上,位居全国城市前列。其中就有舜宇、海天、柯力、方太、得力等宁波头部企业。 在论坛上,德国著名管理学思想家、“隐形冠军之父”赫尔曼·西蒙教授表示,据他的研究德国是隐形冠军(即单项冠军)最多的企业。按人口维度测算,德国每百万人拥有单项冠军企业16家;日本次之,为1.7家;意大利与美国均为1.2家;英法两国为1.1家;俄罗斯与中国仅为0.1家。 那宁波有多少呢?按宁波800万常住人口计算,宁波每百万人拥有国家级单项冠军数量(符合西蒙的全球化隐形冠军标准)为1.88家,竟超过了日、美、意、英、法等老牌工业国家,是中国平均数量的近20倍。 另据统计,2017年,162家单项冠军企业(均为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总额2240.28亿元、利润总额332.26亿元、出口总额351.36亿元。同期,全市规上工业企业7341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总额15493.5亿元、利润总额1264.1亿元、出口总额2980.3亿元。单项冠军企业以2.21%的企业数量占比,创造了全市规上工业企业14.71%的主营业务收入、26.28%的企业利润和11.79%的出口,对全市制造业带动作用显著,已经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像极了一句广告语“小身材、大能量”。真真正正的高质量发展典型。 2 这些“国之重器”正在引领未来 单项冠军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他们是行业内利润最高、业务最为稳定的企业。作为一个细分领域做得最精最大最强的企业,更掌握着行业的话语权、定价权,拥有“非你莫属”的地位。更重要的是,这些隐形冠军可以凭借自身的优势,掌握更具竞争力的核心技术,打破行业垄断。 在中兴被美国制裁的大背景下,关键材料、关键零部件、关键工艺、关键制造装备的研发突破,替代进口就变得格外重要。可见,这些“隐形冠军”实乃“国之重器”,正是它们在各个领域不断取得的技术突破,改变了以往被外国垄断的行业格局,一步步彰显了大国实力,并逐渐形成了引领世界的力量! 目前,在宁波制造业中就隐藏着一大批引领行业方向的“隐形”力量—— 舜宇光学的镜头几乎覆盖了车载摄像头的各个领域,从2012年开始,公司做到了全球车载镜头出货量的第一,占有率达到30%以上。2016年全新宝马7系中的镜头都来源于这家企业。 江丰电子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生产大规模集成电路用超高纯金属溅射靶材的企业,为改变中国缺“芯”少“核”现状而生。目前,其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苹果手机等产品。 路宝科技是全国有名的桥梁伸缩缝制造商。10年前,路宝的产品被用到了杭州湾跨海大桥上。今天,其产品在港珠澳大桥、洞庭湖大桥等世纪工程上一次次被使用。 而宁波柯力传感的应变式传感器是物联网时代的核心零部件;宁波中车新能源的超级电容则是领先于发达国家的新能源设备…… 此外,在光学膜领域,宁波正在悄然发力:激智科技是全球光学扩散膜前三强;长阳科技BOPET光学薄膜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十分之一;惠之星的硬化膜,在细分领域内市场份额占比达50%,成为“世界第一”。三家企业均已突破行业技术壁垒,近几年产值指标复合增长率都在20%以上,2017年出货达1.7亿平方米…… 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屈贤明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制造2025”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向价值链高端迈进,从根本上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而其中的核心就是要培养更多的隐形冠军企业,掌握相关产业的关键材料和部件,突破发展瓶颈、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全产业链材料、加工自主可控,为高质量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使中国从一个制造大国真正变成一个制造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