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封面报道 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5月1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5G商用”,宁波制造机遇在哪?

    记者 王心怡 通讯员 李立

    2018或成5G元年。

    5月17日,也是世界电信日当天,中国移动浙江(浙东)产业园区开园暨“中国制造2025”新技术创新应用签约仪式在宁波杭州湾新区举行。

    5G智能驾驶、NB-IoT、云计算、大数据等一系列新技术创新应用在现场签约。毫无疑问,“5G商用”给互联网+背景下的“宁波智造”提供了更多的想象。

    而就在两天前发布的《2018年中国5G产业与应用发展白皮书》显示,我国5G在标准研发上正逐渐成为全球领跑者。白皮书还预测,我国5G产业总体市场规模至2026年将达到1.15万亿元,比4G产业总体市场规模增长接近50%。

    一般来说,5G产业链分为基站系统、网络架构、终端设备和应用场景四个部分,每部分对应各自不同的产业链环节,构成了5G产业链全景图。

    目前,不论从哪个产业链环节来看,我国都“开足了马力”。而作为全国首批四个5G外场测试试验网建设城市之一的宁波,其5G商用的机遇可能在哪?

    5G应用场景已触手可及

    5G能有多快?

    中国移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与4G网络相比,5G网络的速率更快,是4G网络的100倍,理想状态下可达到10000兆位每秒。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形象点说,一部超清的电影在5G状态下,一秒钟就可下载完成。但快只是5G的表征之一。5G还将带来万物互联的新发展。如果说4G网络是“修路”,那么5G网络就是“造城”。

    5G网络通过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融合,为用户提供超高清视频、社交网络等加强虚拟现实的业务体验,促进人类交互方式的再次升级。同时,它凭借着超高可靠性、超低时延的卓越性能,还将引爆如车联网、移动医疗等垂直行业的应用。

    智能驾驶便是5G场景的典型应用。

    中国移动集团研究院、中国移动浙江公司与吉利汽车研究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依托中国移动5G联合创新中心,在杭州湾开展5G智能驾驶应用试点。

    这对于一直在谋划“智能化”的吉利来说,无疑是如虎添翼。

    去年5月10日,吉利汽车于宁波发布了的技术品牌开山之作iNTEC人性化智驾科技,以洞察现在及未来人们驾乘出行需求为出发点,赋予汽车人性化的智慧性能,构建人、车、出行环境与科技紧密和谐的智慧关系,为出行带来更智能、更高效、更愉悦的人性化驾乘体验。

    而今年3月,吉利汽车发布了其携手数十家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 “互联共创、开放共享”的车联网平台——吉客智能生态系统。吉客智能生态系统是目前行业内具有领先优势的智能车机系统,并且首次在2018款博越上搭载。

    通过搭建5G外场测试网络,发挥5G超大带宽、超低时延等优势,探索满足汽车智能驾驶的5G整体基础通信服务解决方案,推进5G车联网技术应用及相关标准研究,推广应用示范落地,开拓5G应用新场景,相信吉利在智能驾驶上的“抱负”能因此大展拳脚。

    此外,据宁波移动网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聚焦宁波“中国制造2025”示范试点建设,一批5G重点应用也在推动打造中。

    其中,包括但不限于:

    5G智能无人港区——实现集装箱装卸、堆放、运输等流程自动化;

    智能工厂——无人车间可以24小时不间断运行,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5G智能制造AR应用——技工可远程对生产设备进行维修和调整;

    5G智能交通“大脑”——车队实现自动导航和路径实时调整,无人驾驶更加安全高效有序;

    5G娱乐生活——8K高清视频/AR/VR等技术将在体育比赛、文化娱乐等方面广泛应用,在家就可以享受沉浸式体验;

    5G智慧医疗——身体数据通过可穿戴设备实时同步到云平台,制定个性化疾病预防策略,实现远程诊断和手术。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