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封面报道 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5月25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老外生活圈”看宁波软实力

灵达出品的《宁波城市口袋书》

    见习记者 严瑾

    外籍人士的融入是城市国际化、多元化的表现。而远在异国他乡,“圈子”的存在非常重要。外籍人士会参与哪些圈子?这些圈子能怎样改变他们的生活环境?从这些圈子出发,又将对宁波的国际化软环境带来怎样的思考?

    A “日商俱乐部”:20年成员增长了10倍

    小山明彦不仅是在宁波工作的日企高管,还是宁波日商俱乐部的事务局长。据他介绍,宁波的日商俱乐部在1996年就已成立,当时仅有10人,现在已经扩展110人左右。

    小山认为,日商俱乐部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信息交流”。俱乐部会向成员介绍宁波当地的饮食、购物、活动的去处,帮助刚来的成员更好地适应生活。

    他们会每月开一次例会,一般在日本料理店举行,大家会沟通一些生活工作上的事情。在俱乐部旗下还有一些以运动主题的‘同好会’,周末会组织网球、高尔夫等运动。

    据杨丽莉介绍,“日本和韩国在这方面都做得非常好,但是欧洲和美国就很少有类似的社团,即使有社团,平时也很少活动。可能是因为文化上的原因,欧美很难通过俱乐部的形式聚集起来。”

    B 酒吧:提供城市活动空间

    暮色方始,华灯初上,城市大街小巷里的酒吧,便成了一部分外籍人士和本土人士重要的活动空间。

    位于江北的老外滩就是外籍人士聚集地之一,那里汇聚了一批适合聊天的Pub和商务酒吧,为外籍人士提供了重要的活动空间。

    Jenny是一家名为酒池星座的酒吧负责人。他说,营业6年来见证了客源的变化:“刚开业时,本地客人不太理解为什么一家酒吧可以没有乐队、没有骰子。倒是有外国客人感叹‘这边的装修风格就像纽约一样’,来的比本地人多很多。而随着文化融合,潜移默化,现在本地客人越来越多。”

    不同于老外滩的商务酒吧,坐落在鄞州万达附近的酒吧“IStation”更接近于以饮酒聊天为主的小酒馆。几年来,这家小店吸引了不少来自周边教育机构的外籍工作人员。

    来自英国的Jane(化名)便是其中之一。“我认为这家店相当于工作和家之外的‘第三空间’,能让我在下班之后有一个休息的去处。在人不多的时候,我可以点一杯酒水饮料后看书,也能在这里碰到在其他学校、公司工作的朋友。”Jane说。

    在接触形形色色的人之后,酒吧负责人也对“国际化”命题产生了一些看法。“我们什么时候不把外国人当作宝了,就是国际化的一种体现了。”Jenny说,“如果能做到这样,则意味着外国人的出现让大家习以为常了。”

    C 涉外服务:让他们更深入了解这座城市

    成立于2005年的宁波灵达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是宁波规模最大、成立时间最早的涉外服务公司之一。

    “刚开始,来宁波工作的外国人大多是制造业企业或者跨国公司的外派高管,他们来宁波后最大的问题便是找房子。”灵达总经理杨丽莉说,公司最早涉及的业务就是帮老外租房并解决后续沟通的困难,让他们更深入了解这座城市。

    之后,灵达又针对外商不熟悉宁波投资环境、投资方式和产业结构的痛点,为企业做分析咨询和商业落地。

    深耕多年后,灵达也将一些外国客户聚了起来。多年前,灵达就推出了一系列“宁波城市口袋书”,开设了“Citycube”微信公众号,为外籍人士提供生活、就业、培训信息服务。在线下,灵达还举办了“中外家庭文化集市”等体验活动,提供了长期的活动圈子。

    随着口碑增长和规模的扩大,杨丽莉认为是时候将“为已经来的外国人服务”,转变为“将外国人引进来”了。“我们想把一些非一线的海外品牌引进来,为他们做本土化推广,再帮忙对接资本和资源渠道。”杨丽莉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